APP下载

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社群话语权研究

2018-10-20池亚鑫赵壁钧马红艳史金珠诸贺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媒体

池亚鑫 赵壁钧 马红艳 史金珠 诸贺

摘 要:本文从网络媒介场域话语权的生产传播实践出发,以权力斗争与合谋方式来分析网络舆情的催生机制。同时,提出网络社群的主体价值,以“主体自觉”的理念倡导实现网络舆情引导。以“主体自觉”的理念,构建社群话语秩序重塑网络“公共领域”。进一步丰富完善网络舆情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所以应在充分掌握高校网络社群的生成与发展机制基础上,从高校网络社群话语权的生产与传播机制入手,建立網络舆情网络舆情孕育、扩散、变换、衰变的内在机理,通过双向管理等手段,促使高校网络社群的舆情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社群,话语权研究

引 言

从古至今,话语表达都是社会各阶层确立自己发展与存在的工具,但由于社会资源占有,智力以及文化素养的高低,从而产生了各阶层间话语权力大小的不同。高校舆情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对高校各方面群体性思想、意见和建议的反映。自媒体的广泛运用,在给高校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高校话语权缺失的防控带来挑战。因而高校要主动掌握新媒体的特征,探索新环境下校园舆情引导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本文试以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舆情疏解为导向,分析话语失范现象严重与高校网络舆情之间的关联。并借以“师生共建”的理念,试图构建基于高校网络话语权下的新型对话格局。

一、薄弱、主观、易变: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话语权现状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话语权呈现的是一种流动的状态,不同阶层间的话语权可相互转换,以高校社群为主体,话语失范现象、新型对话格局等大行其道,认知度、责任感和舆论导向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1、话语权认知度缺乏,发言随意性严重

所谓“互联网话语权”,是指公民个人或公民群体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意见的权利。

据统计显示,约有42.86%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并不了解网络话语权,有32.86%的学生只听过话语权这个词,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即24.29%的人了解网络话语权。因此,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社群对话语权的认知度存在缺陷,这也就促使高校社群无法合理掌握话语权的真正作用,传统高校的话语权传播更多是基于公告栏、广播等单一的形式,导致话语权传播更加单向化,基于此情况,我国法律等司法权威机构以及学校对这一方面的推广是提高高校社群话语权认知度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司法等权力机关 也可不断推广和增强网民们发言的自觉性与严谨性。

2、话语失范现象严重,形成新型对话格局

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是新媒体的三大特征。有的人会因为过度的言论自由而放纵自我,将自己对社会对群体的不满统统在网上宣泄出来,这造成了不良反响。 话语失范现象逐渐普遍化,新型格局应运而生。

使用网络话语权的人们有着多元化的方式,人们在进行网络讨论交谈时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话语差异明显加剧,无法统一,难以更正。高校社群是网络的生力军,但由于道德规范健全性缺乏及学生自身约束力不足,错误的舆论充斥其中,使政府难以控制网络的信息,容易引起网络秩序混乱。极易造成舆论导向偏离化,随意化,从而影响网络话语的表达以及社会秩序紊乱。大部分的人对于言论都有着比较好的自制力,但仍有小部分的人有着随意讨论的行为,不懂得规范个人言行为个人行为负责。这种对盲目心理的依赖性,对整个网络群体来说有着无法忽视的作用,过去有不少处于风口浪尖的新闻除了有一些“键盘侠”的操纵,也有不少盲目型人的推波助澜。这种水军型的人物活跃与各大网络论坛舆论之下,严重影响着网络舆论导向的健康发展。

3、舆论易影响话语权导向

如今,网络盛行,舆论是它的组成部分之一,网络话语也成了我们日常网上生活的一部分,舆论对网络话语权的影响也日益增大。

舆论趋势对公众起着导向作用,使得舆论导向不仅影响个体,更对一个群体,一个阶层,甚至是一个社会产生影响。 这样的巨大的作用,当被不法人员利用是,网络话语权的导向必将受到干扰,出现原则性的错误。

在一些重要的热点事件被网民发现并曝光后,会在网上经过多次的转载,就会成为包含着社会焦点的新闻,包括像《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甚至其他一些娱乐八卦中所得到的社会热点,当新闻被曝出后,迅速吸引公众的眼光,聚焦至此,通过在网络自发或盲目跟从的进行网络舆论的发表,以求获得最大利益,或表达个人价值观,最终造成压倒式网络舆情,影响网络话语权,变成了一个社会舆情。所以,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方向,也需要实践去探索。 更多的是对舆论导向的把握,减少错误网络舆情的传播,增强网络中人们的网络言论责任感。

二、隐形祸患:高校舆论话语权缺失背后的问题

要想解决网络舆论话语权现有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先了解网络舆情话语权的现状,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1、发言门槛低

中国主张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这一理念拓展出了各种维护人权的法律。言论自由的发展带给了公民更多地民主权利和便利,给了公民发表看法与意见的保障。但其草根性,开放性和随意性也给话语权的保障和他人的民主自由带来威胁。

例如,现在人们时常关注娱乐新闻,一方面,这种现象带动了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网络上存在一些恶意诽谤,随意发言的现象,给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净化带来威胁,也会形成所谓的网络暴力,造成社会规模性的创伤。习近平强调,网络空间清晰清晰,生态环境良好,这符合人民的利益。所以,我们应按照对社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对网络空间的依法管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加强对互联网的积极宣传。 增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性。

2、盲目跟风式发言

网络跟风是网络时代的产物,过度的言论自由使得网友们时常在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前便随意跟风,但同样的,其他的人也会有这个权利。这就导致了出现很多不可避免的恶性网络舆论事件,网络舆论的压力,难以估量,不明真相的网民,盲目跟风造成当事人自杀,抑郁等等恶性后果比比皆是。

网络盲目跟风也存在触犯法律的风险。邓玉娇案、王宝强离婚案、江歌案等。在每一个案件的真相还未出现时,便有网友随意站队,盲目跟风,甚至对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产生影响。 对当事人,对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危害性。

3、舆论监管低作用

针对随意发言等问题,需要舆论监管发生作用,但就目前情况,其网络监管存在著无序性、软弱性和单一性等缺点。不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没有有效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管,更没有规范性的监管条例与措施出行,另外,舆论争议性的存在,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安排,“文字游戏”暗中讽刺,没有多余证据等等情况,使得舆论监管部门始终无法发挥真正作用。

舆论监督的隐性忧患方显,各方应提出各类完善措施,落实法律法规,开展素质教育,提高网络发言门槛等等。监管的不应该仅仅是严令禁止的事件,而是应该再扩大一下范围。要提高社会舆论发言门槛的条件。同时要细致性的完善监管条例与监管权限,真正对网络舆论进行全面性的改革

二、双向管理:高校舆论话语权缺失的引导策略

知道了网络舆论话语权的几大弊端后,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下面便是对以上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一些具体措施。

1、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要提高大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意识。要求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可靠的网络相关的评论。大学生不仅是信息的发布者,更是信息的接收者。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广大校园师生们接收,一旦出现不妥那么大把的质疑将向你袭来,因而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就要做到信息的可靠真实和相对安全。

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下面几点建议:第一,将网络道德素养方面的内容加入教学行列中,专门开设一门课程来教育学生们,从源头上培养学生们网络素养从而提高网络舆论的水平;第二,学校经常开设关于网络舆论言论道德方面的讲座,鼓励学生们多听多练多实践,做到真正的实践出真知;第三,教师上课可以多隐喻一些网络暴力事件,一方面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以反面教材教育学生们。 从而对学生们潜意识进行正确网络舆论的引导。

2、完善高等院校网络舆情监管机制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如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进行舆情监督,从源头上控制舆论危机,避免危害的蔓延,同时,要通过校园网络的实名验证,它可以有效地避免不法人员的舆情扩张。

在学校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间明确自己的职责,恪守底线,携手共同构建安全优质的校园舆论环境。将风险降到最低。

3、要做好师生思想“动态捕捉”和“主动引导”

根据师生思想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正面引导, 营造富有正能量的舆论氛围。积极捕捉师生思想,利用舆情监控平台实时和研判和捕捉关注热点和意见表达,完善以动态交流、读书分享等为主题的交流机制,点面结合地了解和掌握思想新动态。

开展师生“引导”,在深入把握师生思想动向的前提下,紧跟师生的关注热点和网上话题,掌握网络舆情引导话语权和主动权,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情新态势。同时,要注重网络舆情引导的“新语言新方法”,使得更多的网民能够掌握正确的网络话语权,积极跟随健康网络舆论引导,形成绿色网络环境。减少甚至祛除网络暴力等由于网络话语权使用不当而导致的恶性网络攻击事件。

利用网络新文化盛行趋势,主动研究大学师生在网上意见表达时的情况,学习网络流行新话语,提高舆情引导的有效性。运用新媒体技术、微视频、微直播等方式进行生动的舆情引导表达。 跟随潮流运用新方法主动更新改变网民的网络话语的方式。

结语

随着高校社群舆情的主客体的变化,导致周期缩短,频率变高。根据高校网络舆论的新特点,根据舆论的演进周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的监测和研究。要加强舆论处理,进行整顿,避免谣言的传播和形象的破坏。在基于舆论引导实践层面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以期最大层度解决江西各高校网络话语权研究上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崔睿,沈崴.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方式[J].中国冶金教育,2018(02):122-124.

[2]聂鑫.大学生正确舆情观的构建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4):116-118.

[3]吴紫苑,涂华锦.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现状分析与研究——以奕报告为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01):89-92.

[4]顾习龙,吴一凡.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08):153-155.

[5] 崔睿,胡智林 . 高校共青团工作向网络新媒体战略转型的路 径研究 [J]. 思想教育研究,2016(12):213-216.

[6]胡智林,崔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五要五不要”[J]. 北京教育(德育), 2017(z1):67-70.

[7] 刘晓东,徐洪业 .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共青团面临的变革及应 对路径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12):78-79.

[8]刘晓东,徐洪业.浅谈大学生网络意识工作 [J]. 北京青年工 作研究, 2014(4):62-63.

猜你喜欢

自媒体
智能手机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自媒体对高中汉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自媒体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创业策略分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审视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