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公平理念
2018-10-20庞皓元
庞皓元
摘 要: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起点的公平,同时要求做到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从历史上看,我国教育公平理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学者提出了許多传统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并且蕴含着早期的教育公平理念。
关键词:教育公平;儒家学派;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教育公平,从最基本的意义上来讲要首先满足教育机会的公平,即每个人从降生起即能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在中国,追溯教育公平的发展史,应回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学派。孔子之前,“诗”、“书”是上层贵族的特权,文字被认为具有可通天地的神力,在商代,巫吏不分,这里的吏最早即为书吏,而平民百姓自然是决不能接触到文字分毫。西周末期,随着贵族制度的逐渐崩塌,由贵族把控的诗书礼乐文化也逐渐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阶层。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正式让诗书走下高堂走入民间,因此可以说中国教育机会平等的进程,起始于孔子。本文将就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学派教育思想中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三个理念进行简要的讨论。
1 有教无类
传唐吴道子所绘《先师孔子行教像》上题“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横披为“至圣先师孔夫子”,这一题跋既彰显了孔子“万世师表”的重要地位,又点出了孔子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两项主要贡献:一是晚年整理并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成为后世儒学的主要教学材料;二是创办私学。孔子行私学,当为“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指不能因为贫贱、富贵、善恶、智愚等之别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之外。换句话说,无论是谁,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
《论语》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是说,孔子认为前来向他讨教学问的人,无论身份贵贱,只要诚心求学,带上一点儿见面薄礼以周全礼数,就可以得到他的教诲。有人认为“束脩”指金钱,认为孔子此话意思是“只要带上学费,我就可以教授他知识”,以此批评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仍然是站在财富的基础上,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孔子身处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孔子怀抱着“克己复礼为仁”、“吾从周”的治世理念,在王室腐败日渐衰落和诸侯争霸的背景下,经过艰苦的政治实践,孔子集中精力于教书育人,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文教宗师。他首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体系,打破了仅有贵族可接受教育的局限,切实实践人民的力量,坚持维持社会稳定的教育原则,兴办私学。使得任何愿意接受教育的人都能够知书、达礼。史书中所提到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体现了孔子教育的桃李天下,彰显了孔子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非凡成就。
2 教学相长
战国晚期由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学记》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其中最早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理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学习的人通过学习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的人通过教别人知道自己还有难点,然后都再去进一步钻研,因此两者都能通过教学的过程得到提高,实现共赢。
“教学相长”是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师生的相互促进,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又能使教师反思自己不足,优化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这种基于师生人格平等的合作共赢关系,在实践中能够帮助建立和谐而公平的教学关系。
韩愈在《师说》中论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即教师的工作既然是传道、受业、解惑,那么“道”和“业”的高低,而非年龄、地位、资格等等因素才是衡量师生关系的关键。这一观点同样可以佐证“教学相长”在实践当中的可行性。
3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要求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素质、志趣、习惯、能力等各方面的特征,教师选择适合各个学生特质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解决了在教学之中,学生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论语·雍也》中记,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人”是“性相近,习相远”,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中等资质的人,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与他讨论高深的学问,反之,中等资质以下的人,讨论高深的学问怕也是要对牛弹琴了。这就是说,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资质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得天资聪慧的学生不至于被耽误,天资愚钝的学生也能学有所长。
因而,孔子的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侧重点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子路爱好兵法,于是孔子教他如何部署军队、如何执行作战战略;子张志在从政,于是孔子教他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处理政府事务。还有些学生经常询问有关哲学和伦理的知识,于是孔子为他们讲解修身、养德、君子之道。在孔子因材施教的培养下,出现孔门十哲等大儒,足以显示其功用。
除横向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教学之外,因材施教还要求从纵向上针对同一学生在不同年龄段上的特征进行教育。孔子认为,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需要,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应这种不同的心理需要来实施不同的教育。孔子清楚地说明了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教育不同年龄的学生:“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个性特征处在萌芽阶段,却容易被外界诱惑影响,从而追逐美色、名利。壮年时,生理上逐渐发育完善了,但正值血气方刚,且人格品性尚未完全稳定,因而应戒骄戒躁,避免与人争斗。到了老年,血气衰弱,人会力不从心,因而应戒除贪得无厌。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与思想家,他首开民智,使教育走下高堂走入民间,最早地提出了教育公平的要求。孔子所开创的教育公平先河,其精神内核仍然延续在现代教育公平理念之中。
参考文献
[1]金莉:《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9期。
[2]冯文全、何小凤:《传统的朴素教育公平理念对新时代实现教育公平的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18年第10期。
[3]抱朴:《“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