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泉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18-10-20杨卫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日照农业生产降水

杨卫民

摘要 利用酒泉市2004—2017年气候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近14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并阐述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酒泉市年平均温度大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96 ℃/10年;降水量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6.029 mm/10年;日照时数逐年增加,气候倾向率为99.508 h/10年。气候趋于变暖对作物品种结构及农业病虫害均带来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气温;降水;日照;农业生产;甘肃酒泉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205-01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干燥寒冷,降水较少,年平均温度为3.9~9.3 ℃,无霜期为127~158 d,干旱且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酒泉市气候也发生了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2]。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选取酒泉国家基准气候站2004—2017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月值观测资料,采用常规线性趋势法分析酒泉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酒泉市气候变化特征

2.1 气温变化

酒泉市2004—2017年平均气温为8.3 ℃,近14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96 ℃/10年。年平均温度最高值在2017年,为9.0 ℃;最低值在2012年,为7.6 ℃,两者相差1.4 ℃。2004—2012年酒泉市气温大多在气候平均线以下,呈下降—上升趋势;2013—2017年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这种日益增暖的变化趋势与我国气温变化保持一致,易引发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

分析酒泉市2004—2017年四季气温变化(图1)发现,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86、0.072、0.163、1.079 ℃/10年,其中冬季增温趋势最显著。近14年春季平均气温为10.4 ℃,最高值为12.2 ℃,出现在2013年,最低值为8.1 ℃,出现在2010年,二者相差4.1 ℃;夏季平均气温为21.7℃,最高温度为22.6 ℃,出现在2010年,最低温度为20.9 ℃,出现在2014年,二者相差1.7 ℃;秋季平均气温7.9 ℃,最高温度为9.3 ℃,出现在2006年,最低温度为6.5 ℃,出现在2012年,二者相差2.8 ℃;冬季平均气温为 -6.8 ℃,最高值为-5.0 ℃,出现在2007年,最低值为-10.1 ℃,出现在2008年,相差5.1 ℃[3-5]。

2.2 降水量变化

对酒泉市2004—2017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图2)的分析可知,近14年降水量有较大的波动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6.029 mm/1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02.2 mm,14年间最大降水量与最小降水量分别为157.3、64.3 mm,2个年份相差93.0 mm。降水偏多年份满足农作物生产用水,若分布不均匀也会引发洪涝灾害;降水偏少年份会发生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不利[6]。

2.3 日照变化

2004—2017年酒泉市年日照时数一直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99.508 h/10年,增加幅度特别显著。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 129.1 h,年日照时数最大值为3 239.2 h,出现在2004年,最小值为2 860.9 h,出现在2007年。

3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1 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酒泉市气候变化特征的分析可知,气温、降水及日照时数均呈增加趋势,使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棉花等生长阶段缩短,特别是冬季变暖趋势加剧,导致小麦、油菜等小季作物逐渐由春性品种代替冬性、半冬性作物品种。同时,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引起农业生产布局及结构发生变动,使种植制度及作物品种发生改变。因

此,只有充分开发运用酒泉市当地小气候资源优势,逐渐发展适宜酒泉市的特色农产品,才能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2 气候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春播期有所提前,热量资源增加,降水增多,为喜温、越冬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日照时数也在大幅度增加,蒸发量也较大,干旱出现概率较大,易引发病虫害。酒泉市冬季温度大幅升高利于农作物病虫安全越冬,使病虫害数量及类型增加,导致春、夏季农作物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给农作物带来严重损失,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加,導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4 结论

(1)酒泉市2004—2017年平均气温大体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96 ℃/10年;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同年变化趋势一致,尤其冬季增温显著,气候倾向率为1.079 ℃/10年。

(2)酒泉市近14年降水量总体呈波动性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6.029 mm/10年;酒泉市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99.508 h/10年,增加幅度显著。

(3)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降水增多,为喜温、越冬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日照时数也大幅增加,蒸发量较大,干旱概率较大,易引发病虫害,影响作物品种结构及农业病虫害。应当充分开发运用酒泉当地小气候资源优势,发展适宜酒泉市的特色农产品,从而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韩世昌.宁夏固原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10,9(1):68-70.

[2] 孙红霞,付强.近50年齐齐哈尔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9):1060-1063.

[3] 杜华明,延军平.四川省气候变化特征与旱涝区域响应[J].资源科学,2013,35(12):2491-2500.

[4] 神祥金,吴正方,杜海波.近50年来吉林西部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2):190-196.

[5] 徐琳,张鹏,王昌稳,等.临沂市气温变化的小波分析及趋势预测[J].农业与技术,2018(11):120-123.

[6] 何云玲,鲁枝海.近60年昆明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9):1119-1124.

猜你喜欢

日照农业生产降水
打雪仗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推理:夏日照,影子长
特别的宇宙生日照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无菌级微型双管板换热器的设计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