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DDIE模式的动画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2018-10-20高丹阳张双梅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高丹阳 张双梅

摘要:本文界定了微课及动画型微课的概念,分析了ADDIE教学设计理论,基于ADDIE模式对动画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详细论述,阐述了基于ADDIE模式的动画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以期为动画型微课的制作者提供参考,提高微课的质量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ADDIE模式;动画型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論文编号:1674-2117(2018)18-0082-03

● 引言

当前,很多教师都开始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但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缺乏教学设计思想的指导,导致很多教师微课制作质量不佳,存在选题大、时间长、内容多等问题,使得微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ADDIE模式是一种系统的教学设计模型,可以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对微课的设计开发提供指导性意见,为动画型微课设计提供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设计流程。基于ADDIE模式,笔者提出了动画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流程,以期给微课制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动画型微课

动画型微课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中的动画型微课是指以教学设计为指导思想,时间在十分钟以内,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根据教师讲解的音频在画面上呈现出文字、图形、图像等教学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完整教学活动的短视频教学资源。

2.ADDIE教学设计理论

ADDIE是一种系统的教学设计方法,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这五方面的内容。教师可将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这五个阶段作为动画型微课设计开发的理论基础,以在短时间内使得微课制作思路清晰、有章可循。

分析阶段对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维度的教学目标。设计是用于指导微课教学开发的蓝图,包含教学内容、时间、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设计,确定知识内容的教学顺序和教学活动并设计出教学评价的具体标准。因此,在这个阶段要进行微课的脚本设计,包括课程的讲解语言、视频动画角色、元素等,使得微课制作实施过程更加条理化,效率得到保证。开发阶段是制作者依据前期的脚本设计,利用动画软件对视音频、图片等素材进行组装的过程。根据实际教学的不同需要,微课的实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阶段的学生自学资源,另一种是将微课作为短视频教学资源整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最后的评价阶段有两种评价类型,即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通常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进行,其评价的结果可以为改进动画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指导;总结性评价通常是在微课程实施之后对动画型微课的价值做出评定。

● ADDIE模式下动画型微课设计开发模型

动画型微课采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来表现抽象的知识,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下面依据ADDIE教学设计模式,分别对以下五个环节进行分析、设计。

1.前期分析

进行动画型微课设计之前,首先要选定微课的主题内容,并对相关的要素进行分析,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等的分析,在这些分析里,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以及学习内容的分析尤为重要。通过对学习目标的分析,确定学习者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了解学习对象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等,使设计的动画型微课能满足大多数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学习内容,确定微课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根据ADDIE教学设计理论,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使教师明晰微课的制作目标,导向明确,做到心中有数。

2.动画型微课的设计

动画型微课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活动内容、评价标准、时间、场景元素、讲解语言等各维度的设计,确定微课教学的具体目标以及教学知识活动的顺序和评价的维度及标准。因此,要设计撰写动画型微课的制作脚本,合理安排知识内容、场景活动等,以使微课的制作开发过程更加高效有序,下表为一个简单的动画型微课的设计脚本。

画面编号是将设计的每一个视频画面按照呈现的先后顺序做好编号;画面设计包括布局、动画元素以及呈现的文字内容等的设计,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将内容讲解清晰,就要对每部分的内容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设计,把握好各内容的讲解时间,可以图片形式表达画面设计这一部分,使画面内容布局合理,条理清晰;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教的活动以及学生学的活动的设计,可以将教学活动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脚本上,并进行详细阐述;所用素材是动画型微课开发时所需要的素材及种类,将抽象的知识以可视化的元素表现出来;语音旁白是教师做微课时的讲解语言;音乐音响是按照微课的需要添加的音效;呈现时间是每一画面在微视频上持续的时间,但是动画型微课的总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达成目标是经过某一教学活动或者某一教学环节之后达到的学习结果,在总目标的基础上,这一结果目标更加详细具体。

脚本设计完成之后可以设计评价的维度和标准,以判定目标的达成程度。在进行动画型微课的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快速切入主题

动画型微课的时间短,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将某一知识讲解清晰,其语言一定要精练,开头的导入时间不要过长,控制在一分钟以内,然后迅速进入要讲解的主题内容,以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提高学习质量。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可以采取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形式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告诉学习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习者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2)讲解可视化

动画型微课在制作时根据讲解的音频进行画面的创设,在设计讲解的画面时,要避免出现读字幕的现象,不要将课程讲解语言都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尽量将抽象的讲解变成可视化的画面,以生动有趣的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习者的理解认知,避免学习者大脑的超负荷工作。

(3)视频画面要有镜头感

镜头感指的是设计者在视频画面的构图、节奏、调度等方面的整体把控能力,使得制作的微课构图合理、衔接自然,符合观众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在设计动画型微课的场景时,要对画面的构图、衔接等进行精心设计,把握好讲解节奏,设计出镜头感强的动画型微课,让学习者感觉就是在看一个精彩的短视频,而不是在看一个与PPT录屏无异的简单视频。而且要以教学设计为理论基础,区别传统的PPT录屏,将动画型微课设计得有镜头感,吸引学习者,让学习者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

3.动画型微课的开发

动画型微课的开发要以设计阶段的脚本为蓝图,首先根据设计的微课脚本搜集相关的素材;然后根据内容讲稿录制讲解音频,并利用声音处理软件对音频进行降噪等处理;接着将音频可视化,可通过万彩动画大师、Focusky、Flash等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动画场景,并添加背景音乐;最后将做好的动画场景根据需要生成相应格式的视频,一般为MP4格式。

4.实施

根据实际教学的不同需要,微课的实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阶段的学生自学资源,另一种是将微课作为短视频教学资源整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前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将制作好的动画型微课作为翻转课堂课前的学习资源發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视频的过程中,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课上与同学、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动画型微课可以作为短视频教学资源辅助教师教学,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这一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与把握,可以将制作的动画型微课作为辅助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程视频掌握学习内容,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5.评价

评价环节贯穿了动画型微课从设计制作到投入实施后的整个过程,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评价类型。形成性评价在动画型微课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价的结果反馈,为动画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指导性意义。设计者通过参照评价标准,对微课设计的材料内容进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动画型微课制作的内容、素材等有不合理或者不足之处,回到分析阶段,看之前分析的材料信息,对学生特征、学习内容、目标等进行再分析,然后再回到设计阶段重新对微课的脚本内容、评价标准等进行设计修改,不断完善动画型微课的制作。总结性评价是在动画型微课实施之后,通过前期设计的评价标准,对其教学效果、应用性等进行评价,以决策动画型微课的价值。

● 结论

本文通过对ADDIE教学设计理论的论述,依据教学设计原理,提出了基于ADDIE模式的动画型微课设计开发模型,并就该模式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环节对如何展开动画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详细阐述,这对于提升动画型微课的质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提高碎片化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高丹阳(1970,6—),男,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