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迁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10-20周蕾何井瑞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周蕾 何井瑞

摘要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宿迁市蔬菜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作物,成为农业产业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介绍了宿迁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对策;江苏宿迁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085-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蔬菜在食物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在补充营养和促进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宿迁市蔬菜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作物,是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空间的经济作物。与此同时,蔬菜产业也已经成为振兴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宿迁市蔬菜产业虽然呈爆发式发展,但在种植、质量安全、加工、流通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提高宿迁市蔬菜产业市场竞争力和产销组织化程度是当前宿迁市蔬菜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发展现状

1.1 蔬菜已成为农业产业支柱之一

宿迁市是一个农业经济占比较大的农业大市,蔬菜作为宿迁市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是现代生态农业建设重要内容。2017年,全市蔬菜复种面积11.73万hm2,其中设施蔬菜2.03万hm2,产量475.2万t,产值达178.3亿元。全市8个万亩“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已建成5 340 hm2,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建成蔬菜标准园75个。

1.2 初步建立蔬菜安全检测体系

围绕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宿迁市大力推广蔬菜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在三县两区均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点,初步完善了产地监测体系和销售管理体系,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总量近1 300个,认定面积达98%,认定的地理标志果蔬产品4个。

1.3 蔬菜正在向适度规模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通过土地合作、土地流转等方式进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鼓励各地组建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如家庭农场等,实施品牌销售,使蔬菜产业化得到初步发展。以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家庭农场、合作社达678家,建成工厂化果蔬育苗中心5个,培育蔬菜精深加工企业80多家。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形式,對蔬菜的安全生产、经营销售进行综合性服务,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4 蔬菜优势品种和品牌发展迅猛

宿迁市拥有丰富的蔬菜品种资源,例如丁嘴金针菜、南菜青茄、罗圩芹菜、四河大白菜、吴集白萝卜、陆集茼蒿、新庄莲藕、众兴莴苣等,目前各地正在通过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一村一品”工程来挖掘和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加速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地规划不科学

就全市而言,存在仙女散花、零星分散的问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就县区而言,存在盲目上马、布局雷同、品种单一的问题。就发展主体而言,不少农户在一些盐碱地和灌排不畅的土地上发展蔬菜园艺,非但不能优质高效,反而为生产和管理留下隐患。有的片区,规模太小、太分散,田间基础设施落后,几乎没有配套排灌设施[1],生产设施化比重不高,冷链贮藏运输设施短缺。有的片区,品种太杂,缺乏主打产品,特色优势不够明显,市场占有能力不强,产业优势无法彰显。

2.2 发展门槛较高

虽然宿迁市蔬菜产业近年来有明显发展,但发展速度仍显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施蔬菜投资门槛偏高;二是蔬菜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难度大;三是产业风险较大,蔬菜产业规避风险能力不强,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四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宿迁市对农业的扶持一直在增加,但仍显不足,导致一些实力较强的投资者流失;五是规模效益低,受土地流转制约,农户还是坚持家庭式生产经营方式,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同时现有的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实力不强,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很难带动周围农民共同致富。六是品牌多而不强,品牌开发力度还不够,特色还不明显,共用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还不强[2]。

2.3 生产水平不高

生产中选用劣质种子种苗、品种乱杂,栽培管理粗放,灌水、施肥、喷药等技术要领把握不准,光照和温湿度调控、疏花疏果、保花保果、采摘等技术缺位,致使经济效益低下,导致产业效益不够高,个别地方甚至低于一般大田作物,形成了负面效应。特别是部分地区新建基地,因受政府各类补贴的利益驱动,只注重面积的扩大,忽视技术、品种、市场等内涵建设,表现在规模化的高水平基地和园区较少,品种虽多但每类品种的规模不大,高效典型虽多但整体水平不高,设施栽培发展虽快但高档次的不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技术服务队伍不健全,三新技术成果不能落实到田。机械化作业、信息化管理仅仅在某些生产环节刚刚起步。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无规可依、有规不依的现象普遍存在。种子、种苗、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3-4]。

2.4 抵御风险能力差

宿迁市的蔬菜生产多为个体分散生产,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很难控制蔬菜的种植面积,使蔬菜产品种植计划性不强,面积变动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还不充分,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蔬菜种植户往往根据上年度市场行情,凭经验、跟风走,造成同类蔬菜“一窝蜂”上市,致“菜贱伤农”的现象屡屡出现。蔬菜流通环节多、经营成本高;蔬菜种植和销售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生产者利益无法保障。

3 发展对策

以对接长三角市场为切入口,紧盯市场需求,引进和培育蔬菜种植、加工、流通企业;建立蔬菜产销联盟体系,积极拓展蔬菜销售市场;建基地、树品牌、带农户,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6 666.67 hm2。

3.1 培育优势基地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6 666.67 hm2。重点围绕8个万亩菜篮子蔬菜基地的提档升级,50个精品蔬菜标准园创建,集中连片推进,科学布局品种,1个蔬菜基地重点培育1~2个优势蔬菜种类[5]。

3.2 建立产销联盟

按照政府指导、自我管理的原则,组建蔬菜产销联盟,开展蔬菜生产、销售的信息交流,同时建立蔬菜供销信息库,将全市13.33 hm2以上的蔬菜基地负责人、蔬菜经纪人、农贸市场负责人等纳入其中,搭建产销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生产与流通企业的对接。

3.3 完善市场信息网络

为了实现产销对接,为蔬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市场信息,建立全面的蔬菜网络供销平台和行情预报系统,实行订单蔬菜生产模式。探索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设立蔬菜直供门店,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

3.4 发展全产业链

用工业化的思路来抓蔬菜产业,强化招商和本土企业培育,延伸产业链,不断完善相关配套体系,促进新品种的研发、科技示范、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一体化的产业链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蔬菜品质,提升产品知名度。

3.5 扶持重点生产环节

有效整合创新项目、政策资源,对现有的蔬菜生产、加工、流通产业给予支持,重点向8个万亩菜篮子基地、50个标准园倾斜,加大对信贷和保险政策的支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的支持[6]。

3.6 建设蔬菜种苗繁育与示范基地

集成信息技术、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技术,建设蔬菜种苗繁育与示范基地,培育主导品种种苗,引导宿迁市蔬菜生产向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良化、产品外向化方向发展,解决宿迁市蔬菜种苗自给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加强蔬菜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建设不同区域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

3.7 推动标准化发展

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建立标准的管理和推广队伍,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广泛宣传和推广标准,推动蔬菜产业的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提高竞争力。

3.8 加强技术普及

精品蔬菜园艺科技含量高,不仅要求园艺设施设备先进,还需要引进和研究配套的集成技术,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工作者来生产经营。目前,宿迁市在技术方面尚处于省内落后位置,需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一是要依附本土实用技术人才把技术传播给种植农户。二是聘请市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技术能人作顾问,将高新技术和成功经验与本地实际对接,为我所用。三是强化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让最新蔬菜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生产。四是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强化蔬菜生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聘请一批真正懂技术、会管理、有一技之长、热心服务群众的专业技术人員担任科技特派员。

4 参考文献

[1] 张真和.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4(8):1-6.

[2] 龙荣华,潘丽云,浦恩达,等.云南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0):101-104.

[3] 李薇,张晶莹.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303-307.

[4] 赵晓燕.我国鲜切蔬菜产业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国蔬菜,2011(17):1-3.

[5] 李崇光,包玉泽.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0(15):1-5.

[6] 李小千,郑重.山东蔬菜产业面临升级大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3-12-15.

猜你喜欢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绿色营销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根本出路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