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4%芸苔素内酯水剂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2018-10-20董跃飞廖璇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内酯水剂调节剂

董跃飞 廖璇刚

摘要 为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0.04%芸苔素内酯水剂、1.8%复硝酚钠水剂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2017年在单季稻上进行了浸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与常规浸种处理相比,可较大幅度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其中,主要指标白根数增加1.01~1.49条,增幅7.29%~10.77%;分蘖数增加0.30~0.36个,增幅34.88%~42.25%;茎基宽增加0.07~0.11 cm,增幅12.50%~19.64%;地上部鲜重增加0.29~0.36 g,增幅24.58%~30.51%;对出叶速度和株高的影响相对较小;不能提高水稻出芽率和成秧率,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在生产上,推荐0.04%芸苔素内酯水剂、1.8%复硝酚钠水剂使用浓度分别为5 000~10 000、3 000~6 000倍液。

关键词 水稻;0.04%芸苔素内酯水剂;1.8%复硝酚钠水剂;浸种;秧苗素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017-02

为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0.04%芸苔素内酯水剂、1.8%复硝酚钠水剂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1-3]和适宜使用浓度,2017年6月引进该药剂在浙江兰溪的单季晚稻上进行了浸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兰溪市香溪镇官路边村一农户田块上进行,试验秧田土质为砂壤土,pH值6.8,有机质含量3.1%,土壤肥力较好。

1.2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0.04%芸苔素内酯水剂(浙江来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1.8%复硝酚钠水剂(旭化学工业(樟州)有限公司生产)、4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湖南省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以上药剂均市售。试验作物:单季晚稻,品种为甬优17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0.04%芸苔素内酯水剂5 000倍液+40%三氯异氰尿酸可濕性粉剂300倍液(A)、0.04%芸苔素内酯水剂10 000倍液+4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0倍液(B)、1.8%复硝酚钠水剂3 000倍液+4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0倍液(C)、1.8%复硝酚钠水剂6 000倍液+4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0倍液(D)、4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常规浸种)(CK1)、清水对照(CK2)。3次重复。

1.4 试验实施

试验于2017年5月29日傍晚进行。每重复用种量0.2 kg,先用清水预浸种子2 h,再用各处理配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4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液浸种6 h(浸液高出种子约1 cm),清水洗净稍晾干后催芽,催芽时间约60 h,至芽长0.5 cm、根长1 cm左右,催芽期间适当翻动,浇清水保湿。6月1日下午播种,每重复先随机抽样300粒已出芽种子,用秧盘和预制好的基质土进行播种,每盘播种100粒,放置于已做好的秧板上,用于考察成秧率;其余种子直接播入秧板,每处理面积13 m2,折合播量约150 kg/hm2,秧田采取半旱秧管理,未施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播种前(6月1日下午)每重复随机考察300粒种子的出芽数,计算出芽率,进行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分5级目测催芽效果(芽的粗壮程度,根、芽整齐度)。在秧盘秧苗三至四叶期(6月19日)考察成秧数,计算成秧率,并进行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差异显著性分析。

在秧苗五至六叶期,即6月30日,每小区梅花型5点取样,每点随机抽样调查10株秧苗,共50株,考察秧苗素质(叶龄、白根数、分蘖数、株高、茎基宽、地上部鲜重),计算平均数,并进行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差异显著性分析[4-6]。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种子出芽率和催芽效果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A、B、C、D、CK1、CK2平均出芽率分别为91.6%、91.3%、92.2%、91.3%、90.8%、88.3%,各调节剂处理均显著优于清水对照,但与常规浸种间无显著性差异。目测催芽效果:处理A、B、C芽、根均是白、粗、长,催芽效果最好,处理D次之,CK1、CK2较差。

2.2 对水稻成秧率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B、C、D、CK1、CK2平均成秧率分别为83.0%、82.3%、83.4%、82.7%、82.6%、79.2%,显著性分析结果同出芽率。

2.3 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与常规浸种处理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可较大幅度提高秧苗素质。其中,主要指标白根数处理A、B、C、D较CK1增加1.01~1.49条,增幅7.29%~10.77%,处理A、B提高效果最佳;分蘖数增加0.30~0.36个,增幅34.88%~42.25%,处理C、A对分蘖数增加的作用较大;茎基宽增加0.07~0.11 cm,增幅12.50%~19.64%,处理A、B效果较好;地上部鲜重增加0.29~0.36 g,增幅24.58%~30.51%,处理A、B效果较好;对出叶速度和株高的影响相对较小。从总体效果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秧苗素质指标的影响各有不同,且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但数值相差不大。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0.04%芸苔素内酯内酯水剂、1.8%复硝酚钠水剂在本试验条件和使用浓度下浸种,不能提高水稻出芽率和成秧率,但可显著提高催芽效果,使芽与根粗、白、长;较大幅度增加秧苗白根数、分蘖数、茎基宽、地上部鲜重,提高秧苗素质,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从总体效果看,在本试验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0.04%芸苔素内酯水剂在使用浓度5 000倍液与10 000倍液,1.8%复硝酚钠水剂3 000倍液与6 000倍液的情况下,催芽效果、秧苗素质指标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但数值相差不大。因此,从本试验看,在生产上推广使用0.04%芸苔素内酯水剂5 000~10 000倍液、1.8%复硝酚钠水剂3 000~6 000倍液均可。至于具体使用浓度多大为宜、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效果如何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4 参考文献

[1] 李海东,方利民,尤希宇,等.3种药剂浸种对水稻安全性及恶苗病的防治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235-2236.

[2] 马秀娟,卞小伟,宋群,等.不同药剂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7(3):41-43.

[3] 邓接楼,张高阳,周木华,等.不同水稻药剂浸种对杂交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36(3):85-89.

[4] 陈合云,曹栋栋,郑学强,等.不同浸种处理对杂交稻种子发芽和成苗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3):40-43.

[5] 马林,徐宝玉,刘学进.药剂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5(3):115.

[6] 俞扬凤,王凤珍,张丽林.药剂浸种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的试验[J].作物杂志,2001(4):30.

猜你喜欢

内酯水剂调节剂
肠胃舒胶囊中的木香烃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优化
对科研工作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47% 2甲·草甘膦水剂对桃园4种杂草的防效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在烤烟上的应用研究
细胞自噬对岩大戟内酯B诱导的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影响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长调节剂畅销品牌产品
性和谐的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