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化·线性·网络
2018-10-20方明
方明
因为目前“微课”开发的随意性、盲目性,导致“微课”呈现凸显了碎片化形态。当下几个较大的“微课”资源网站并没有形成系列化的学科网络,只是简单的把一些“微课”资源进行了学科分类,就犹如把同类物品堆放一个地方而已。我们“微课”的制作一般都是要做点化处理的,而每个知识点的外在与内在都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必然构成一定的线性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微课”过程中要注重“微课”之间的线性结构形式。如果无法将这些知识点有序联系起来,势必造成碎片化形态,与此同时也不利学生知识的建构与系统化学习。
一、横向线性结构呈现
这里的横向线性是指按照“微课”知识点之间本身存在着并列关系,以横向方式呈现的出来,由左到右,依次展开,彼此之间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链。如以边塞诗歌为例,在对边塞诗歌点化处理以后,我们就会发现有些知识点属于同一层级,它们呈现并列关系又同属于上一知识层级,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点用线串联起来,这样就形成了横向线性结构。如边塞诗歌的思想主题就可以用这样的系列微课呈现,微课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微课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微课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微课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再如边塞诗歌的意象也可以用这样的微课系列呈现,我们可以把边塞意象设计成两个层级,第一层级为介绍类微课,微课1:物品类意象了解;微课2:地名与民族类意象了解,微课3:景物意象了解等。第二个层级为它其中每一类意象中的具体意象又可以用系列微课呈现,如物品类意象中的金鼓、旌旗、烽火、羽书、羌笛、胡笳、琵琶等;地名与民族类意象中的夜郎、楼兰、安西、胡、羌、羯、夷等;景物意象中的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秋月、雪山、孤城等。每一层级之间的微课都是呈现横线线性结构,彼此并列又相互关联,学习者既可以选择自己不会的内容学习,也可以系统地学习边塞诗歌的意象知识。但是在微课设计横线线性结构时必须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不能随意的拼凑,所呈现的横向线性结构上的独立知识点也必须属于同一知识层级。系列微课以横向线性结构呈现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
二、纵向线性结构呈现
这里的纵向线性是指按照“微课”知识点之间本身存在的层级关系或递进关系,以纵向方式呈现的出来,由上到下,逐层深入,彼此之间前后贯通相连。在系列微课研发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知识呈现的广度,同时也要注意知识呈现的深度。知识呈现的广度是用横线线性结构来实现的,而知识呈现的深度则必须用纵向线性结构来实现。知识点化处理之后,知识点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有些知识是隶属关系或者前后演变关系,这时所研发出来的系列微课就呈现纵向线性结构。如以诗歌中的抒情手法为例,我们在设计诗歌抒情系列微课时,一定是遵循知识内在逻辑和学习者循序渐进的需求,一般我们这样设计如图1所示。图1中有多条纵向线性结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抒情手法——手法分类——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以乐衬哀)”。这条纵向线性结构是由知识点内容本身递进关系决定的,而这种递进式的逻辑关系也正是学习者渐进式学习所需要的。现实微课研发的过程中,多少研发者忽略了这一点,知识点化处理之后并没有用线性结构呈现,而是盲目的、随意的,甚至是胡乱的罗列出来,这只能算做微课资源库,却不能称之为学科微课程资源。混乱的微课资源库,不利于学习者渐进式的学习需求,也会导致学习者在认知上出现混乱;更不利于学习者系统的学习,反而会出现碎片化、浅层次的学习趋势。
三、辐射线性结构呈现
这里的辐射线性是指以“微课”的某个知识点为原点,并从此知识点生发出若干个小知识点,以辐射方式呈现的出来,由中心到四周,伞状方式展开,彼此之间用一中心点而联结起来。在系列微课研发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内在逻辑上既不存在横向结构,也不存在纵向结构,我们把这里类知识统一划归为辐射线性结构。如以山水田园诗歌为例,在山水田园诗歌系列微课研发时,首先我们要从大的方面解构山水田园诗歌知识,一般可以从诗歌发展渊源、代表人物、典型意象、思想主题、风格特色、常用手法等方面进行切割。从切割之后的这几个部分来看,它们之间除了与第一个层级山水田园诗有关联之外,每个部分之间的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性,面对这样情况我们只好以山水田园诗为原点,辐射四周内部知识板块,形成伞状的山水田园诗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辐射线性结构呈现就把看似孤立的知识板块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既能满足从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也能兼顾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我们微课研发绝对不能忽略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更不能忽略学习者的心理需求,这两者正是微课研发的關键所在,只有知识点以一定的线性结构呈现出来才能保证研发的系列微课最终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
总之,“微课”的研发者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建构一个完整知识体系,才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学习。完整知识体系建构的前提就是先把知识点以一定线性结构呈现。这就要求研发者既要聚焦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要关注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开发出来的“微课”才能够打破微课学习的碎片化、浅层次的趋向,最终形成的系列化、完整性、专题式的微课资源。
★作者通联:江苏海门市四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