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游黄山

2018-10-20邬建国

金山 2018年7期
关键词:迎客松天都峰玉屏

邬建国

早 晨下了床,两腿像灌了铅般沉重。昨日 爬黄山,尽管上下坐缆车,还是要有劳自己的双腿。到深入西海大峡谷时,我已经是拖着腿、咬着牙,一个石阶一个石阶地往下蹭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见有游客倒退着下台阶,我也模仿,腿肌和膝盖果然“舒服”许多。黄山景区方圆五百里,群山叠翠,号称大小七十二峰。昨日游始信峰、光明顶以及新开发的西海大峡谷,到宾馆天已经黑透。大家尽管疲累却勇气不减,咱当过兵的人就是厉害。阿辉又说了:“来黄山不看迎客松算什么来黄山!”所以有了这黄山第二日,一干战友兵分两路,一路奔西递宏村,我们这一路再上黄山。

我这是第三次来黄山了。第一次还是四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小伙子,那时还没有索道缆车,完全凭一双脚爬上山,只记得累极了,而黄山的景致却漫漶难忆。第二次值我壮年在职,住在黄山某宾馆开一天会。山上大雾笼罩,十步远看不清人,遑论看风景? 这第三次,我带老伴来黄山。我俩都到了“奔七”年龄,感叹日子太快,脚力不够了。上山时经不住小贩吆喝,选了两根木拐。起初不好意思拄,再看前后,拄拐军团庞大,几乎人手一拐,包括年轻人,我俩也就坦然。

正值“五一”节,黄山游人猛增。从玉屏索道上山,一出“笼子”就被裹挟到汹汹人流里,石阶上两三人一排,相跟着鱼贯向上。想起西伯利亚大群鲑鱼逆流而上的纪录片镜头,我乐了,我现在就是一尾老鲑鱼! 好在人流缓慢,我可以优哉游哉地看风景。山下是见到太阳的,我想山上未必,不幸言中。黄山气象就像孩儿脸,说变就变,往往东边日出西边雨,山上山下两片天。可是阴晴瞬变的黄山也是好看呀,关键要有和美的心境和善于发现美的眼。我是在欣赏一幅黄山云雾画吗?再好的画毕竟是画,画是平面的,而眼前的画是全息立体的,我置身其中,可触可摸,可感可知。近处的山体尚清晰,那远处的山当是蒙着薄纱的新娘,美丽的面容时隐时现。雾团从谷底升起、流动,一会儿浓一会儿淡,在峭壁峰岩间倏忽来去。扑面的雾湿漉漉的,有时还夹着雨丝,好在背囊里有雨衣,不怕下雨,怕的是大风和雷电——上黄山是不允许带伞的——为了安全。上午九点多了,上山的游客蔚为大观。我惊奇的是,有些游客却从山顶下来了。有一对小夫妻怀抱婴儿背着行囊正小心翼翼下行。一问,一家三口是来看黄山日出的,昨晚自带帐篷宿营山顶。“可是,今早……”看小夫妻怏怏不乐,我明白了,我也难过,看黄山日出是要碰运气的,多希望命运之神能眷顾这三口之家,多希望黄山朝晖映在婴儿红扑扑的小脸蛋上。

随大流而上,拄拐扶栏爬上一段又长又陡的石阶后,出现了岔道,有路标,向左至莲花峰,向右至迎客松。人群欢快起来,我的老腿也走开了,已经不太痛。我信心大长,步履轻捷。右上有一个可歇息的“立雪台”,我拨开人群,几步跃上,察看本老汉所处的位置。啊,壮哉!妙哉!我的视界比先前更为开阔震撼!右下壁立千仞,云雾缭绕。左首巨磐累叠,绵延前伸。再抬首,则苍天在上,别无高物。那楼宇隐现、人头攒动的前方,就是玉屏峰顶了。

玉屏峰海拔1716米,它虽是黄山36小峰之一,却有着黄山最值得一看的美景。大旅行家徐霞客二游黄山来到这里,转着圈子一望,大发感慨:“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此地是怎样的奇景呢?且听霞客先生说:“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手可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我们已经来到玉屏的最高平台,坐北朝南,“背倚玉屏風”。玉屏峰顶矗立着巨大的花岗岩,亿万年的风化刻蚀,使质地坚硬的岩体没了棱角,但绝无嶙峋的疤痕,它圆浑平滑,组合成如玉雕般的紫褐色屏风。岩的最上面刻有毛泽东手迹“江山如此多娇”,还有“黄山第一处”“岱宗逊色”“云海大千”“别有天”“佛陀境”等大量古今石刻,书法精湛,气势磅礴。我们站立的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块无土的岩体大平面。明代这里建有文殊院,不知何年改为玉屏楼,现在上宿下餐,许多游客在买翻了数倍价格的食品。高山高价也不奇怪,山顶商品,都是黄山挑夫一担一担挑上来的。趁挑夫歇担,我上肩试了一下这担子,担子纹丝不动!估摸在两百斤以上。我的视线移向下一层平台,有两块巨石分列两厢,左为“青狮”,右为“白象”,我从多个角度端详,二石有点像二兽。在黄山看景物,一定要尽可能地放大自己的想象力,浮想联翩,方可看出味道,看出趣味。白象石那端有棵美松,名送客松,我有点纳闷:我们刚由那边过来怎被“送客”?很快想通了:从索道上来是反向路。正途应是用三个小时从青狮石那厢爬上山,再从白象石那边走出去,这是自古以来的原始路径。我向青狮石那边看去,那里是玉屏的第二层平台,面积如篮球场般大。那儿才是玉屏的聚焦点,挤满了男女老幼。无数的相机、手机和摄像机镜头都指向青狮石。青狮石下有一棵闻名遐迩的松树——迎客松,它长相奇特,超凡绝伦,人们争相占据最佳位置最佳角度,摄下它的倩影,并用最灿烂的笑容与它合影。

迎客松是怎样的一棵松呢?它是黄山景区的标志,又是安徽省的象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有一幅它的烙铁画。迎客松的根扎在青狮石坚硬的花岗岩岩缝里,高9.91米,围2.05米,枝下高2.54米,树干中侧伸出两根长达7.6米的大枝,向前方展出,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远方来客。多情的游客看迎客松,只看其美的外貌,有雅士把迎客松比作美女罗敷,当场高诵《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我则不然,迎客松美则美,但它不是美女美妇,它是一位勇士壮士美髯公,它的坚韧品质与外在壮美并长。你看,它兀自从石头缝里长出,已有八百多岁,也有说超过千岁。经过千百年风雨雷电,它依然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的生命承受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黄山美景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人们尤其欣赏黄山奇松,将其排首位。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徐霞客游黄山时留心观察奇松,在日记中多有描述,且引一段:“……由此而入,绝岘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髲,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在仪态万方的黄山奇松里,迎客松最为俊美,最有风骨,它无愧是黄山松的杰出代表。

瞅准机会和迎客松合影后,感到了满足,忽然看到迎客松下的一条山道,路标指向“天都峰”,罗陈和我三老汉尚有劲,一致同意留下女伴休息,我们下去“侦察”。当宛转石间绕过“蓬莱三岛”向西,蓦地面对一个巨大的峰峦,天都露头了!再沿两壁夹峙的“一线天”直下百米台阶,到达另一个平台,我们刹住了脚。这个位置大约与天都半腰等高,天都峰已经完全显露,巨大的花岗岩山体向我直压过来,我被这气势震慑了。天都,摩天之都!它海拔1829米,在黄山三大主峰中,天都略低于莲花和光明顶,但它拔地摩天,绝对堪称“黄山第一峰”。以我愚见,在高海拔基础上坐享其成的珠穆朗玛峰也不及天都的气势呀! 眼前的天都如此高耸入云,即使它离我仍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仍需仰面才见它的峰顶。在它刀削斧劈般的巉岩立面,勉强挤出一条石筑小道,像云梯般贯通上下。在我看去,这石道宛如一道细线,线中游人缀之不断,奋勇向上,无异于墙壁上一条头尾相接蠕动前行的蚁线。此时,谷底云气不断升起,天都或明或暗,有时阳光短瞬射出,天都峰豁然開朗,岩崖贴金,攀上峰顶的游人历历可数。我心里痒痒的,想再下一段玉屏磴道,到谷趾爬天都,终因信心不足随众返回玉屏。懊悔!设想,假如我坚定一下意志,俺老汉现在不就洋洋乎立于天都之巅了吗?!莲花和天都现在实行五年轮休制,这五年正值“花歇天开”,后年“天闭花开”。我当下有天都不上真遗憾的懊悔。当年徐霞客第一次来黄山因为冰雪未登天都。时隔两年,他第二次来黄山,就坚决地登上天都,了却憾事。

人们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三来黄山,这次算真体会到了。我们这拨兵当初就驻扎在北方的一个大山沟里,我大半生也走过不少山岳,虽各有其美,而黄山为最,我没齿不忘。我深情又内疚地回望天都一眼,向它挥手告别。天都峰活泛灵动,遣云飞吻,好像在说:“老兵,何日君再来 !”

接续阿辉战友的断言,我要说:游黄山,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

老汉我雄心犹在,我会再来的。

武昌黄鹤楼

黄鹤楼为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初建于三国时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其后屡毁屡建。因其辉煌瑰丽,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攀景抒情。其中唐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最为脍炙人口。最后一次焚毁是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1981年重建,1985年竣工。占地1200平方米,为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高51.4米,外观5层,内实10层,飞檐翘角,气势极为雄伟。在蓝天白云、红花绿树衬映之下,黄色的琉璃瓦益显流光溢彩。

猜你喜欢

迎客松天都峰玉屏
“群仙所都”——天都峰
贺天健《玉屏峰秋晴》
黄山守松人
咏迎客松
祝融峰上迎客松
爬天都峰
玉屏桃花
贵州铜仁市玉屏县平溪中心完小
玉屏县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增产措施初探
紧扣题眼领悟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