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道德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契合
2018-10-20涂畅
涂畅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学校德育低效的表现及成因,阐述了儒家道德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契合性。认为,儒家道德文化是学校德育重要的历史渊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且在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上与学校德育具有较大的契合性。因此,学校必须挖掘儒家道德文化中蕴含的丰富道德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 儒家道德文化;学校德育;契合性
学校德育中儒家道德文化的缺乏是学校德育实效性低、吸引力下降、学生道德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为此,2014年,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为此,必须研究儒家道德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契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儒家道德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中,才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吸引力、提升学校德育的效果,而且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
一、学校德育低效的表现
目前学校德育的状况往往不尽人意,德育效果低下。一是学生德育课堂的“伪在场”。“伪在场”指的是人在特定场域中的虚假存在,即“身在,心不在”的状况。较多学生对德育课缺乏兴趣,甚至漠视德育课,发生了德育课上的“伪在场”,即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与德育课的要求、内容与氛围不一致。这类学生并不专注、专心于老师关于道德的讲授,而是做与道德学习无关的事,如学习智育方面的知识、玩手机、思考与德育课无关的事。
二是学生道德上的“伪善”。“伪善”表达的是善在心里与行为上的不一致,有善心而无善行或善的行为并非是对善心的践行都是“伪善”。学生道德上的“伪善”是指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失调。学生在德育课堂上学习和接受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并没有践行于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中,往往学一套做一套或以利益得失而非道德内在要求来考量道德行为的践行与否。
三是学生道德上的“冷漠”。“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体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1]学生道德上的“冷漠”表现为学生对道德学习兴趣的缺乏,对道德学习的价值和道德本身价值的怀疑,对行为或事件内在道德尺度的忽视(对行为或事件不作道德上的判断),以及对道德行为的轻视和逃避。
二、儒家道德文化的缺失是学校德育低效的重要成因
1、学校德育缺乏历史根基
学校德育的各种问题,如学生德育课的“伪在场”、对道德的“冷漠”等的重要原因是学校德育课缺乏以儒家道德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历史根基。这种文化历史根基的缺乏导致学生对自身道德主体的否认、对道德价值的怀疑、对德育内容的漠视,导致德育教师对德育信心的不足、对德育方向的不明确等,也导致学校德育资源的匮乏。
现实的社会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现实的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且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人的历史发展的结果。无论是现实的社会还是现实的人无不打上历史的痕迹,现实的人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具有很大的历史延续性。现实人的德性也必然具有较大程度的历史延续性,是历史上人的德性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人类活动的前提是前人活动的结果。学校德育作为一种活动必须奠定在一定的前提上,即必须建立在历史上德育的结果及其发展上。因而,学校德育若对学生德性进行培养并取得预期目的,必须探究历史上人的德性发展规律和德育发展状况。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尤其是儒家道德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人的德性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德育发展状况的文化。因而,儒家道德文化是学校德育的历史根基、历史渊源,是我们目前从事道德教育的“根”。
2、学校德育缺乏文化底蕴
道德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的统一体,而文化也是融知識、情感、信念与行为等的整体性存在。所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熏陶。缺乏儒家道德文化的支撑是学校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作为学校德育“根”的儒家道德文化也必然能够增强学校德育的文化底蕴。
目前学校德育多采取德目式教学,偏重抽象的道德规范的传播,而忽视道德价值、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践行的教育。学生往往把道德学习视为一般知识与规范的学习,即使是践行学校德育所传递的道德规范也只不过是在执行与一般行为规范没有本质区别的道德条例而已。这些都是由于学校德育缺乏内含道德价值感和道德践行文化的滋养。儒家道德文化不仅重视道德规范即“礼”的教育,更强调道德的内在价值即“仁”的教育以及培养人的道德情感的“乐”的教育。以儒家仁德文化和礼乐文化育化学生,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感,促使其道德行为的自然发生。同时让学生接受强调“行重于知”、“知行合一”的儒家道德文化的熏陶,必将有助于学生积极践行在德育课堂中学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此外,学生不重视道德学习和德性修养也是因为缺乏重德文化的支撑。儒家道德文化是重德的文化,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但不可以抛弃道德。儒家的重德文化可以增强学校德育的价值自信,增强学生对自身道德主体的认同,激励学生追求高尚道德、做个有道德的人。
3、学校德育缺乏思想资源
虽然目前学校德育内容丰富、方法多样,但仍显得“单薄”与“空泛”,因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德育缺乏中华传统美德文化资源的缘故。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儒家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文化的主要部分,因而它是学校德育重要的德育资源。
儒家道德文化蕴涵大量且有效的德育资源,尤其是学校德育的内容资源和方法资源。这些德育资源能够完善学校德育的目标、拓展学校德育的内容、创新学校德育的方式方法,对解决学校德育低效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儒家道德文化“内圣外王”的德育目标,能够优化并完善学校德育关于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辩证统一的德育目标;儒家道德文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廉耻”等德育内容可以拓展和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儒家道德文化中关于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方法,如对话法、内省法、慎独法与践行法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必须努力挖掘和借鉴儒家道德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为学校德育服务。
三、儒家道德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同样,“儒家伦理既有它的特殊性,又有它的普遍性。儒家伦理中的特殊性一面是我们应该批判和抛弃的;而其普遍性的常道,又是我们可以继承、用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资源。”[2]儒家道德文化的普遍性为儒家道德文化融入当代学校德育提供合理依据,儒家道德文化与学校德育在德育理念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是契合的。
1、德育理念与德育目标的契合
(1)从德育的理念上看,儒家道德文化与学校德育都主张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儒家道德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人的本质方面的“仁者,人也”,在人与人交往的“仁者,爱人”等思想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学校教育也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德育方面更是如此。学校德育认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树立尊重、平等的观念、注重德育的人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2)从德育的目标上看,儒家道德文化与当代学校德育都强调德育的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儒家道德文化的德育目标可以用“内圣外王”四字精确概括。“所谓“内圣”就是修己,是人格理想,通过修身可以成为圣贤之人格。“外王”就是安人,是政治理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圣王理想。”[4]“内圣”是儒家道德文化的个人目标,“外王”是儒家道德文化的社会政治目标,且社会“外王”的德育目标是基于个体“内圣”的道德目标的。学校德育目标也坚持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统一。2005年4月20日,教育部发布的 《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大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无论儒家道德文化还是学校德育,其德育目标皆以个人道德目标为基础,以社会或政治目标为导向,并强调德育目标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契合
(1)德育内容的契合。儒家道德文化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德育内容,如孔子强调“立信”与“仁爱”的道德,孟子“仁、义、礼、智”四德,《大学》中亲民、至善的德育内容以及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担当精神等。学校德育内容也较为丰富,如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五爱”、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道德文化蕴含的德育内容与学校德育内容在许多方面是契合的的,如仁爱与友善、立信与诚信、礼教与明礼、亲民与为人民服务等。
(2)德育方法的契合。儒家道德文化包含的德育方法较多,如孔子重视说理、启发与讨论的对话德育法、“克己修身,返躬内省”的品德修养法以及朱熹“工夫全在行上”的德育践行法。“而一般来说,说服法、示范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是在学校德育过程中被普遍采用的方法。”[5]此外,实践教育法、自我教育法也是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儒家道德文化有关的德育方法与学校德育的很多方法契合或相似,如对话法与讨论法、内省法与自我教育法及“功夫全在行”法与实践教育法等都是契合或相似的。
【参考文献】
[1] 刘曙辉.论道德冷漠[J].道德与文明,2008(4)18-21.
[2] 钱逊.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6(1)4-6.
[3] 石书臣.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18-21.
[4] 段尊群.儒家文化视角下的现代大学德育[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21-124.
[5] 林丹.学校德育的合理路径:方法的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5-19.
【作者简介】
涂 畅(1988—)男,汉族,江苏泗洪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德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