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

2018-10-20于丽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媒体

于丽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新媒体时代的特点,阐述了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发挥新媒体正面导向作用,净化新媒体的网络空间环境;加大新媒体网络环境监管,加强网络法律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大学生骨干群体建设,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新媒体时代的含义和特点

“新媒体”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产生的,是相比以往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而言的一种新兴媒体。新媒体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总体上大家定义的新媒体含义为:它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用于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发挥传播信息功能。新媒体的类型多种多样,大多用于网络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新型电视媒体、移动通讯媒体等网络媒体。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信息传播的范围大。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不受对象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利用通讯工具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正如我们所看到身边多数人已纳入“手机族”“低头族”的行列,人们沉浸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爱好随时随地的查询、浏览、点击、关注想要的信息,无需受地域、国界、种族的限制。全球范围都几乎都被互联网覆盖着,弥补了过去因信息技术手段落后而无法实现的全面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二是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之一是速度快。这种迅速使得只要是连接网络的主体即可以通過微博、微信、QQ等客户端的登陆和使用及时快速的接收和发布各种信息。这种及时性针对所有的信息交流者,网络使用者可以及时有效的获得这样的方便,新媒体强大的生命力一定的程度上源于信息传播的及时性。

三是信息传播的零散性。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数量庞大,而且信息种类复杂多样。在多元的社会文化传播中,种类繁多的传播渠道以及数不清的海量信息使得传统的单一类别的信息传播方式被人们所淘汰。新媒体下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呈现出零散性和碎片性,人们想要获得完整的信息时则需不间断地进行关注,否则将会被其他信息所覆盖和更新。

四是信息传播的虚拟性。传统媒体时代,信息都是通过编辑、筛选、整合等一系列严格的审查程序才能进行发布和公示,信息的传播是根据特定的事件,由特定的部门向特定的受众发布,信息传递的双方身份明确。而当下新媒体时代则不然,信息的传播和发布者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软件进行信息流通,信息传播的发布者不清楚另一方接收者的详细信息,同时虚假信息的传播以及捏造的信息现象时常发生。

二、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1、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交流

(1)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力。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交流和沟通,不受制于任何时间、空间、身份和年龄等因素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着新媒体的便捷信息传播优势来不断提高其理论影响力。假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统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其传播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等缺点不利于大学生理解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

(2)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是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微博、微信、QQ等移动数据媒体的使用实现了信息的传播的零距离和零等待。大学生利用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实时实地与老师、同学们进行学习、交流和沟通,改变了传统模式里只能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沟通现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探讨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来进行,便捷的信息沟通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学习方式。

(3)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技术支持。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带给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改变。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主体有更多的话语权。科技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信息参与途径,也为大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新媒体的技术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大学生利用新技术于网络信息交流和沟通,对于多元的知识获取和丰富的信息传递正是依赖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没有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递便成为困难。

2、新媒体的发展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带来了诸多挑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面临挑战。新媒体的实时实地信息交流沟通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方便。同时这种跨时空限制的信息沟通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对人们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制造出不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以及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的不良舆论影响,力图达到破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同时,新媒体时代中信息的传播和发布是相互的,人们可以随意进行信息发布和接受。这对于权威机构进行信息的分辨和管理造成很大难度,不良信息的肆意传播极易导致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轻信各种特定目的“流言蜚语”。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环境更为复杂。新媒体下信息传播极易呈现出“杂乱”的状态,同时国内尚未形成健全的新媒体管理和监督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环境较为复杂。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黄色影视、暴力图片、个人主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各种错误信息和社会思潮给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太多挑战。同时,不同人对于同一事件的看法是不同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的学习和理解也是不一致的,“动机不良”的人在网络上散布着负面的言论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对于社会大多数成年人来讲,在复杂的网络新媒体的环境中进行信息的正确筛选、加工、处理和回应是有一定难度的。

(3)对师生辨别信息素质和能力提出高要求。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边给鼓吹西方国家的“普世价值观”不良分子可乘之机,其实质既是西方国家所极力推行的只注重个人利益无视他人存在意义的个人主义,网络信息的监管不当以及社会上部分民众的道德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可能受此影响发表不当建议和言论。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给教育者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占据地位,“在信息时代,教师不再被看做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了集体知识的合作伙伴,他应果断地站在时代的前列,对这种知识加以重组。”[1]这就对教师要改学习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创新

1、发挥新媒体正面导向作用,净化新媒体的网络空间环境

新媒体的正面舆论导向能够创造出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的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充分运用新技术应用 创新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3]新媒体要重视宣扬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创新大学生所喜爱的传播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新媒体文化场域,打造新媒体优秀文化传播平台。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通过校园新媒体平台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和问题时刻进行积极方面的引导和追踪报道;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多方面引导和教育;加强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关注的负面的热点事件和问题及时进行反应和干预能力建设,避免大學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产生不良理解和判断。

2、加大新媒体网络环境监管,加强网络法律规章制度建设

网络新媒体监督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给正确信息传播带来不良影响,加强网络新媒体的法律规章制度建设迫在眉睫。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的管制,关键是对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不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的情形,对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进行错误阐释应依法严肃处理,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渗入必须进行坚决打击和制裁。首先,政府应该依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能,规定好政府的权利和义务,真正做到依法执政,为人民执政,为社会主义执政。网络新媒体上的不良信息很多都是针对政府而言的,这些不良信息的长期存在便会造成政府威信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削弱。政府应该主动干预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时更新发布矫正错误、虚假的信息,通过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做到与大众实时的沟通交流。例如:开通各种形式的政府微博、微信公众号服务来发布权威的政府官方声音,树立和保持政府的利民亲民的权威形象。同时,配合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部门进行网络制度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于不良信息传播散布的群体和现象制裁力度,从不良信息发布的源头进行治理,在不良信息传播过程中严厉打击。

3、加强大学生骨干群体建设,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

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思想有见地的学生骨干群体的言行对于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对于特定的事件的言行在同学中有着权威的作用。因此,在校园中,有必要培育大学生骨干队伍,加强大学生骨干群体的正确价值立场建设,引导大学生进行文明网络运用进而带动身边同学文明正确的使用新媒体,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主题学习活动,实现大学生骨干群体与身边同学互学互教,发挥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的积极影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教师要注重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和话题,在同学中进行积极正面的价值引导,积极争取和把握网络话语权和主动权,高校应定期对于教师进行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的素质培训,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信息传播手段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更应该认识到教师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养是关键。无论是在虚拟的网络中还是现实的知识传授中,在涉及大是大非的事件上,教师要时刻坚定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引导。要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备更好的处理和应对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侵害。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参考文献】

[1] 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3]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于 丽,女,汉族,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媒体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