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性与修身:论个体品行的建构

2018-10-20徐静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修身德性

徐静

【摘 要】 本文对品行、德行、修身相关概念进行解析,以德性和修身两个维度为切入点论述了个体品行建构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个体品行建构的对策——正直、自省、克己。

【关键词】 个体品行;德性;修身

每个个体是带有缺憾的理想的真实的生命。 一个人道德品行的建构是在与他人牵涉的实践中完善的。在与他人的关联中,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缺憾与不足,接受真实的自我,进而产生自我品行建构的内发动力,从而形成从容、平静、理性的品行,而不是趋向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品行。[1]

一、相关概念的解析

1、品行

品行即一个人的品格和德行。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讲:“品,众庶也”、“行,人之步赴也”,品是众人之事,行是己之动作,众人品而自己下功夫,品行修炼很难得。品格和德行是个体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传统美德,说易行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论语》对于品行有相关论述: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

在中国传统里,进德修业,三省吾身,对于私德(个人德行)的修养虽然不直接与社会相联系,但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实践。

2、德性

德性即人的道德本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性”一词始见《中庸》,曰:“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清代王夫之对德性定义为:“德性者,非耳目口体之性,乃仁义礼智之根心而具足者也”。由此可见,“德性”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它指向于“成己成物”。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讲,“德,升也”、“性,人之昜气性”。德升也,德者得也;人之昜气性也。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5]可见,道德的修养很考验人的耐性,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6]可見性是人人有之且基本相同的,但行为习惯因为后天的原因使得每个人参差不齐。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角度来论证:“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故孟子提出“四心说”以言人性至善。虽然对于人性善、恶的争论一直贯穿于儒家道德伦理的学术长河中,但孟子的性善论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人性论的主流。

3、修身

修身即是通常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身即培养高尚的品质使得自身行为符合规范(规矩),符合传统价值观念。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讲,“修,饰也”、“身,躳也”。修以装饰点缀,寻求美;身以体为本,凡是体之属皆是身。修身即修饰身体(体格),身心安定,德行美满。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生志向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自天子以助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是基础、是根基,基不稳则万事难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个体所拥有的身体是父母赋予的,个体的生命是父母的一部分。因此,个体需要格外珍惜身体,因为其不仅仅是属于自己,还属于家庭。

总之,品行、德行、修身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价值。本文在伦理学范畴的意义上对其展开讨论。

二、个体品行建构的必要性

人是一个生命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个体品行的建构对于个人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品行使个人在与他人相处中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在与他人共生的基础上其视界得到不断地开拓,认识到自我生命的意义,进而促进自我的发展,即:“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

1、有利于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道德是人的道德,根源于人性中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存在以及对自然性进行遏制和引导的需要。个体品行的建构是基于个体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体现着人的主体性,即人是主体性的存在物:“一个种的全面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个人品行的建构是在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完善与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更为明确和开拓,使个体自我的人格趋于完善,增强了个体道德的自律性、目的性、选择性,进而推动个体自我的实现。

2、有利于个体幸福感的增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性”即生活性、实践性,一个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处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当中,受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而对精神需求的倾向越来越强烈。因此,建构个体品行有利于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增强个体的幸福感。

3、有利于个体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本文提出的个体品行的建构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是一致的,即当个体主动的建构与完善自己的品德行为时,他就会积极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公民个体的要求,而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完善自我修养时,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和国家层面的要求也会实现,如《大学》中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个体品行建构的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个体道德的培养,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就是周公制作的“礼乐文明”,而周公制礼作乐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关于每一个个体的自我品行的建构和功夫。“圣人”是儒家的理想典范。有鉴于此,个体品行的建构基于品行修养的功夫,是儒家给予个体的品行修养之道。

人是高贵的,人是有尊严的。自我修养是保障人高贵和尊严的砝码,德性修养不可一日而至,唯有坚持长期努力,才可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品行的论断,自我反省、克己复礼、君子慎独等方面提出了精彩的论述,对于今天个体修养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1、正直

古人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他很强调弟子们的德性和平行。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人应该生活的很正直,那些弯曲生活下来的人也不过就是免于灾祸罢了。因此,这句话真的值得个体去思考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

2、自省

在自我反省方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一定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重自我反省,认识自己。曾参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从为别人谋自己是否尽力,和朋友交往自己是否诚信,老师教授的知识有没有经常复习三个方面省悟,反身而誠。可见孔门弟子十分注重自我反省。

3、克己

在克己复礼方面,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克己方能实现自己的理性,约束自己,使一切都符合规范,这样才能产生人性情感——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是重要的自我修养功夫之一,不符合礼仪的坚决约束、规范,是孔子对其弟子们克己、约束、规范的体现。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克制自己,那么他的毅力、定力一定非凡。

个体品行的建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每个人在独处或更多与他人相处时不断地践行,在于他人的关系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一个关心自我、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 古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3.

[2] [宋]朱熹.论语集注·里仁,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70.

[3] [宋]朱熹.论语集注·里仁,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72.

[4] [宋]朱熹.论语集注·里仁,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73.

[5] [宋]朱熹.论语集注·子罕,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108.

[6] [宋]朱熹.论语集注·阳货,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164.

【作者简介】

徐 静(1991—)女,汉族,甘肃庆阳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修身德性
论学校公共生活中儿童勇敢德性的培育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打好“修身”基础 方能“担当”大任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
济南人如何“修身”以“养性”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