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分析

2018-10-20陶春粉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治疗依从性艾滋病

陶春粉

【摘 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疾控中心的40例艾滋病患者参与此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为80.0%;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有助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艾滋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180-01

艾滋病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逐年递增,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研究出能够完全治愈且不具有副作用的治疗方法[1]。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质量(HAART)是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2]。但是这种治疗方法需要患者自开始治疗起必须终生服药,保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本文对疾控中心4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分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在临床中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疾控中心的40例艾滋病患者参与此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患者。试验组患者,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9.8±4.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7例,大学及以上3例。同性感染4例,异性感染13例,血液感染3例。对照组患者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41.2±3.8)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8例,大学及以上2例。同性感染3例,异性感染15例,血液感染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包括患者入院后建立病例档案,患者用药指导,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等。

试验组患者加强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患者个人档案建立: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护理人员组织会议对患者的个人资料进行小组评估,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身高体重、病史、用药情况、过敏药物食物、运动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进行详细的记录。(2)患者心理干预:艾滋病目前在临床上无法治愈,患者普遍都对这一情况了解,因此容易失去治疗信心。另外,由于大众对艾滋病患者的认知较为片面,所以患者容易没有安全感。护理人员应当恪守岗位职责,对患者的个人隐私进行保护,不得私自暴露患者个人隐私。护理人员应当多和患者进行积极的对话,让患者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让他们感到自己被理解、被关爱。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公开医务人员联系方式,让患者可以通过联系方式找到医护人员沟通。(3)患者用药干预:通过对患者资料进行评估,和患者商議后,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定时监督患者服药的同时,也对患者家属及性伴侣等信任的人进行叮嘱,辅助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对于治疗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向患者及其家属或性伴侣进行解释说明,叮嘱患者服时出现不适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4)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护理人员应当监督患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若患者有吸烟或饮酒的习惯,应当监督其戒烟戒酒。对患者治疗区域进行消毒隔离,禁止出现交换注射器等接触血液的医疗器械的交换。另,叮嘱患者在进行性行为时正确的使用安全套。(5)运动干预: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患者增强自身体质有助于治疗。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为患者制定运动方案。避免高强度运动,运动量宜逐渐加强。

1.3 观察指标 以患者的依从率和生活质量为观察指标。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高度依从性和低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 试验组患者整体治疗依从率为95.0%(19例),完全依从10例、高度依从性9例和低依从性1例。对照组患者整体治疗依从率为80.0%(16例),完全依从7例、高度依从性9例和低依从性4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93.1±1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88.2±9.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患者免疫系统受损[3]。随着医学体系和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模式也越来越关注[4]。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积极地对治疗进行配合,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表现。个体化护理从患者的生活习惯到心理状态都进行了干预[5],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商建红 轧春妹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天津护理 2015,23(04):323-324;

[2] 乔俊枝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5):145-146;

[3] 李情怀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5,39(05):563-564;

[4] 林莉 韩亚琴 朱常英 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5,21(17);24-25;

[5] 叶苏民 苗新霞 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7,04(06)1083-1084.

猜你喜欢

个体化护理治疗依从性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