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思考

2018-10-20杨文红刘美君

求知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高校

杨文红 刘美君

摘 要:高校教学秘书承担着基层教学管理工作,其工作能力和质量在教学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素养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学秘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高校教学秘书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教学管理

教学秘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基层成员,其工作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一、高校教学秘书应具备的素质

1.“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负责各项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和落实。工作具有内容繁杂、时间性强、任务性强、责任重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各项工作必须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严格遵守纪律。同时,教学秘书还是一个服务性的岗位,其工作对象是广大的师生群体,因此在工作中教学秘书又要做到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这种双重性要求教学秘书在教学活动中既要严守纪律,又要甘当配角;既要热爱工作、甘于奉献、严谨认真,又要富有主动精神和责任感。

2.全面的知识储备及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教学秘书日常接触的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这就要求教学秘书有较全面的知识储备,必须对所在学院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专业课程的结构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以便协助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学秘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基层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是连接学校与学院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信息和改善关系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树立自我学习意识,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为当前高校建设的重点。智能化办公系统的运用对当前高校教学秘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秘书必须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如Office 文字和OCR等数据处理软件,同时还应掌握复印机、速印机、传真机等工具的使用。此外,作为学院教学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教学秘书需要撰写各类公文。因此,教学秘书还应培养自身良好的应用文写作、文字处理、会议组织能力。同时,教学秘书还要自觉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教育学、心理学、文秘处理、管理学等,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现状

教学是立校之本,教学工作是高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多数高校对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极为关注,但对教学管理工作却较为忽视。长期以来,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制约了教学秘书工作的積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质量。

1.工作不受重视,队伍流动性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管理者,教学秘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一直以来,多数人对教学秘书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对其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缺乏客观了解,认为教学管理不需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只要听从领导的安排就能胜任,工作简单。由于缺乏深刻的认识,许多高校在教学秘书人员的配置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通常由其他部门人员或聘任专业不对口的人员担任,限制了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

2.工作量大、工作状态紧张

高校教学秘书作为高校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管理单位,工作内容繁杂、涉及面广且极其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内容上看,其工作内容包括学生的学籍管理、教学运行、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等事务性工作。从领导结构看,教学秘书受到学校教务处以及学院教学院长的双重领导,既要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又要听从教学院长的安排。教学秘书面对的部门多、工作任务重且工作时效性强,稍有差错就会铸成大错。因此,教学秘书经常处于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

3.职业晋升空间小

目前,各高校关于教学秘书的评聘标准不一,没有一个完善的考评体系。多数高校将教学秘书划分到管理系列,与党政机关人员一起参加评定,由于教学秘书工作很难看到工作成果,工作绩效很难量化,因此,在职业发展上受到很大限制。也有部分高校将教学秘书纳入科研系列,教学秘书由于工作量大的限制,难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因此也无法与科研人员和其他教师竞争。由此可见,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完善、不合理,使教学秘书在职称晋升方面处于劣势,这极大限制了教学秘书工作的积极性。

三、改善教学秘书工作现状的措施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认为,随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化,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也需与时俱进,具体有以下建议:

1.加强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更新发展理念

高校必须明确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在工作上精准有力。因此,改善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现状的首要任务是在思想上发力,理清教学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更新发展理念。在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者应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变长期以来对教学秘书“重使用、轻培养”的错误意识。全面加强和改进教学秘书队伍建设,一方面,既要继承和发展高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成功方法,又要不断创新和丰富高校在教学秘书队伍培养上有效管用的新方法,不断增强高校工作的生机活力。另一方面,要从教学秘书的切身利益出发,在择优录取、专业培养、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真正做到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确保教学秘书队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完善教学秘书评价考核体系,促进教学工作良性发展

当前,大多数高校教学秘书并没有一个完善合理的考核体系,仅仅是一种合格评价。这种考核方式严重制约了教学秘书工作的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教学秘书工作懈怠。因此,高校急需改善当前不合理的考核评级指标体系,制定更为完善合理的体系。第一,要实行岗位责任聘任制,明确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避免出现身兼数职的情况,确保教学秘书有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第二,要建立健全评价考核体系,对教学秘书的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制定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职称评定等挂钩。

3.完善教学秘书培养体系,提高教学秘书专业水平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和模式的不断更新,对教学秘书的专业化水平、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探索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学秘书培养体系,深入实施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题培训和业务进修等多方式、多途径、多手段的培养模式。要有计划地加强各院系教学秘书管理工作方面的交流,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的教学管理模式,取长补短,促进教学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教学秘书自身也要通过主动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断结合自身发展方向更新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适应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厚庆.关于提高高校教学秘书教学管理水平的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1):124-126.

[2]屈 波,刘 拓.创新教学管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猜你喜欢

教学秘书教学管理高校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秘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秘书的作用和素质要求论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