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与高职教改策略分析
2018-10-20邓晓杰
邓晓杰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实践型的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目前,国家在职业教育中的投入越来越大,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紧跟社会的发展需求,除了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外,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能力与技能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性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教育与社会的结合,让高职教育更具有特色,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这是高职教育的必然改革。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教改策略。
关键词: 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教育 教改策略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理论上,更多的是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模式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然后走出社会进入企业参加实际性的工作,最后再回到学校学习,这种模式让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校企合作模式在当前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1.校企合作模式的概况
1.1校企合作模式的定义与发展。
校企合作模式最早出现在英国的职业技术学院,这种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教育,学生除了在学校的学习之外,还要参加社会实际工作,在工作岗位上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实践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必然,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职业院校的发展及与社会市场的接轨,呈现出更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模式将被广泛应用,目的是培养更多的高等技术人员,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1.2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必然。
高职教育与一般的高等教育不一样,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它与现代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是必然的。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领域的人才,这部分人才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是企业所青睐的。因此,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该掌握工作能力。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积极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这是高职院校实现改革的着力点。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2.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
2.1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人桥梁。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与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是怎样实现高职院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是需要积极探讨的问题。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学校、学生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市场动态和人才信息,了解目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将实践工作与专业知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和能力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2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不管哪种教育模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模式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因为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会处于不同的环境,学校、企业和社会市场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比如学生可以直接接触企业的一些工作,与企业其他员工一样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锻炼,职业能力得到提升,这与传统职业教育相比有更多的优势,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的中心。
2.3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
学生始终是教育的核心,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主体,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更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熟知企业各岗位的工作提供了机会,学生可以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学有所用的喜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学校的学习中更加用心。另外,在企业工作中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社会的竞争压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他们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更明确学习目标。
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教改策略分析
3.1目前校企合作模式高职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隨着教学的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适应校企合作模式,在校外建立起实训基地,这是高职院校思想的根本转变,也是高职院校实现与企业合作的基本模式。但是一些学校采取的模式忽视企业的主导性,只是根据学校的要求提供一定的设备和资金,不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改革及教材开发,这种合作只是表面的,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价值和意义,长此以往将不利于高职院校持续发展。
3.2改革专业课程的建设。
教学质量与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改必须从专业课程建设入手,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应该与企业有直接的关系,让教学内容涉及更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高职院校在改革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应该集合教师、企业资深专业、企业一线工作的员工,让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和独特性,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参考。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要融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基础课程中学到更多专业的理论性知识,而在专业课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高职院校教材内容的开发应该以市场的变化为基础,及时创新和完善,让教材内容更具针对性。因此,改革专业课程建设应该体现出灵活性、时效性等特点。
3.3改革教学方法。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为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实验法、任务法、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邀请企业优秀的员工到学校给学生分享实际工作的经验,这种方式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职业观念,还能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工作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3.4加强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
学生的实践在校企合作模式中是最主要的环节,顶岗实习让学生完全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工作,可以吸取更多有效的工作经验,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更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应该积极转变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实践实际情况采取新的模式,让学生的技能得到不断的提升。
3.5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高职教育与一般高校教育存在差距,高职教育着重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校企合作模式提出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往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就不适应了,因此改革高职院校考核评价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必然改革。教师在开展考核评价的时候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采取多种考核评价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将社会评价和企业评价融入考核评价中,除了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外,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是考核的重点,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价值和意义,让高职院校在当前社会中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4.结语
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实现自身的改革以此适应校企院校合作模式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从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昌荣.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04).
[2]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