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提升学生阅读经典兴趣的浅思考
2018-10-20蒋玉兰
蒋玉兰
摘 要: “大学语文”是本科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经典的阅读水平的提升是该课程教学目标之一,然而目前高校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堪忧。本文从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采用合适的方式加大对经典的介绍力度、加强对经典的课堂讨论、成立线上班级读书语音交流平台分享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经典阅读兴趣。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经典阅读兴趣 读书分享
大学语文是我国本科院校各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选修课,从大学语文课程最本质的含义可以看到,这门课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会说和会写能力,这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前提基础之上,尤其是对经典的广泛阅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的阅读既可以增强语感,提高写作能力,又是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途径。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送,阅读已变成一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令人担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目前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外阅读量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写作水平较低、文化差异明显及学科视野不够开阔等。同时一些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态度存在问题,在此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把它当做一门主要课程学习,当然主要是为了高考,学习态度很端正。到了大学还要学习语文课程,很多学生都表示惊讶,学习兴趣不浓厚。本文从我院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这一大问题入手,结合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经典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加大对经典的介绍力度
目前我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文学经典欣赏和实用文体写作,要提高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兴趣主要在第一部分文学经典欣赏教学中下功夫。没有阅读兴趣,主要源于不了解经典。对经典的介绍是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关键是介绍那些经典、怎么介绍,这就是技巧。
对于向学生推介的经典必须经过任课教师的深思熟虑,必须形成体系,既包括思想性作品,又包括文学性较强的作品,要让学生在对经典的阅读中完善知识结构。比如给学生上诸子语录章节时给大家推荐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代表和著作,讲到戏剧部分时给他们推荐《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经典剧作,讲到明清小说时给他们大力推荐四大名著,讲到现当代文学作品时给他们推荐梁实秋、徐志摩、鲁迅、胡适、朱自清、贾平凹、余秋雨等作家的代表作品。还给学生推荐外国文学名著。学生在接下来的几年大学生活中就有了阅读方向和计划,逐渐提升阅读水平。
当然怎么推荐、采用适当的方式推荐也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推荐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给学生推荐庄子时我是这样推荐的:有一个这样的人,他生活在战国中期,他常以愤激、刻薄的态度揭露社会弊端,他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骂诸侯为窃国大盗。他把智慧和文明看成社会动乱的原因,主张“绝圣弃智”,把社会理想寄托于“愚而朴”的蒙昧时代。他还认为:认识对象的性质总是相对的,所谓贵贱、大小、有无、是非判断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人们采取的标准不同,他抓住事物相对性的一面,把它夸大、绝对化之后,进而取消认识对象质的规定性,最后引导认识上的不可知论从而否定儒、墨两家的是非之辩。我问大家知道是谁吗?有人说是韩非子,有人说是墨子,还有人说是老子,最后我告訴学生这人是庄子,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激发了他们阅读先秦原典的兴趣。
我在推荐《红楼梦》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小说中有这么两个人,她们在关系上属于婆媳,但在小说中她们俩从未说过一句话,你们觉得奇怪吗?这两人是谁呢?学生当时就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因为在他们看来是婆媳而不讲一句话是不可思议的,于是大家纷纷猜测,有的人说尤夫人和秦可卿,有人说是邢夫人和王熙凤,还有人说是薛姨妈和夏金桂等,最后我公布答案是王夫人和李纨。接下来我细细解释为何曹雪芹要这样处理,原因是贾珠早逝,王夫人对李纨有命硬克夫的猜疑;李纨和王夫人的出身地位有差距,李纨是小户人家,王夫人看不起她;另外李纨守财等,学生听了很感兴趣。我趁机告诉他们《红楼梦》是一本清代版的人际关系学教材,事实证明,该班学生基本上都把《红楼梦》从头至尾阅读了一遍。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因为这不是功利性阅读,而是提升素养的阅读,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二、加强对经典的课堂讨论
这属于教学方法的问题,传统课堂讲授法已经不适用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课,不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则很难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加强对经典的阅读训练。传统讲授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在应试教育中还是很实用的,但用于大学语文教学,效果不好。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也为了提升对经典的阅读兴趣,在经典赏析部分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课堂讨论法。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因为它的效果直接建立在学生先要阅读经典的基础上,否则课堂讨论效果会非常差,动员工作要做好,还要做个别动员,做好第一次之后就好操作了,如果第一次讨论就草草收场,就会让同学们体会不到其中乐趣和收获,感觉是在走形式。不仅动员工作和第一次效果都很重要,还要注意提前布置任务,至少要提前一个星期,还要提出讨论题目,让学生有所准备,写好发言稿。下面,我以《红楼梦》的教学为例说说体会。
我大约提前两个星期通知同学们《抄检大观园》准备采用讨论法上课,让他们提前阅读做好准备,我还布置了几个问题:你认为抄检大观园的原因是什么;抄检的后果是什么;结合贾探春的判词分析探春的人物形象;晴雯的“倒箱子”和探春的“一巴掌”有何异同;你认为这一回小说在小说中的地位是什么。事实证明,两个星期后的课堂讨论效果非常好,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同学非常多,并且争论得很激烈。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非常不错的。不过,最后任课教师的总结也很重要,不仅要点评学生的观点,以肯定为主,顺便指出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还要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下一次讨论做准备。经过实践我认为课堂讨论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提升了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兴趣。
三、成立读书分享会
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良好的氛围会促使一个人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这就是从众心里的反映,也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使每一位学生努力完成任务,提升自己的文学与文化素养。分享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现场分享会,集中在教室里,以课堂形式分享读书心得;二是利用班级微信群的语音功能,利用手机终端展开讨论与分享。由于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课时有明确的规定,文科专业是48节课,理工科专业是32节课,这就很难以课堂形式开展活动,所以最主要利用微群讨论分享。当然这样一种方式的前提是任课教师进入微群,展开组织讨论。而且这种方式在时间上很灵活,随时可以开始,随时可以结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读书分享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是现代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当然,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QQ群、yy语音等。
综上所述,只有采用恰当的经典介绍方式介绍合适的经典作品,利用课堂讨论和线上各种语音交流平台加强交流和分享,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从而带动阅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龙钢华,陈文中.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李昇.当前大学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新论[J].教育导刊,2017(3).
[4]张晓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求知导刊,2018(1).
[5]王艳黎.本土文化资源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大学教育科学,2017(4).
[6]付晶晶.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4).
[7]胡陈铭.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