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问题引领,构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

2018-10-20陈小琴

文理导航 2018年17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课堂高中

陈小琴

【摘 要】高中数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高中数学课堂如何运用问题情境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领,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并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对于高中数学课堂上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并且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教学进度的加快,很多学生就会跟不上学习的步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笔者提议利用问题引领,加强对于学生的启发,增强师生互动,从而构建高校课堂。

一、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主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足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同时,教师不够注重课堂的生成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于所有学生均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特殊的学习需求,从而导致教学的低效性。

2.教师不够重视师生课堂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师获取学生反馈的重要途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通道,同时还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然而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够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同时,教师不了解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消化情况,也不知道学生的疑惑之处,因此不能进行重点讲解或是针对性指导。另外,师生之间互动的缺乏还有可能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以上问题均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性。

3.教师不够重视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的作用不是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应是让知识点变成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苹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是如何把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的接受能力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老师就是一个舞台的搭建者,而实际的表演者应该是学生。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强记公式,不断进行重复性练习,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这样的能力是呆板的、机械的,学生并未掌握真正的解题思路,因此,当问题稍微变动时,学生就会束手无策,实际教学效果不高。

二、如何运用问题情境构建高校高中数学课堂

1.善于提问,深入了解学生

为了加强对于学生的了解,從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善于提问,从而获取学生的反馈。例如,在讲课过程中,可针对教学的内容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并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确定这个内容是否需要重新讲解,或者换一种能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教师还可在提问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观察,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好,哪些学生还有所欠缺,哪些学生在哪些方面感兴趣,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

例如,在“集合”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了解不同学生对于该内容的理解程度,我先对学生进行观察,对于不积极发言的学生,我会提出一些基础的问题,从而判断学生是否已将相关的概念理解,例如“集合具有哪些要素?”“集合可以分为几类?”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一来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二来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基础的内容,如果学生回答较好,再提问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一步步将知识掌握;对于一些对于发言较为积极的学生,我会提出一些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例如“{全校的长发女生}、{全校身高超过160cm的女生}属于集合吗?”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讨论,让学生能够充分释放学习的热情,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够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总之,提问是获取反馈、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善于提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提问,加强课堂互动

课堂提问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有效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贯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而要经常对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这道题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分析比较好呢?”“谁能说出这两个内容的关联性?”等,通过这些问题来让学生积极、深入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与讨论中,从而增强学生的互动。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更有利于教师获取反馈,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数函数》《指数函数》这一内容中,我对学生提出问题:“《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内容我们都已经学习完了,那么现在哪个同学能够告诉我,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是一个怎么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学生很快回答上来了“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但是对于“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异同点”这一问题,大家都迟疑了一下,然后去翻阅课本。我了解了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不够,因此我再次提出问题:“有谁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分析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异同点呢?”生:“老师,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将它们的图形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然后观察它们的图形特征、定义域、值域,并判断它们的异同点。”通过课堂的提问,我能够较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潜能

创设情境不仅能增加数学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可以纠正一些同学读书无用论的想法。创设情境同时也能对于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如何创设一个好的情景对老师来说至关重要。这既要和我们所教的知识联系起来,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有趣味性,还得有数学研究的价值。创设情境可以引用数学历史小故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也可以和实际生活结合,从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经验出发。

以《常用逻辑用语》一课为例,在上课之前,我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刚才我和王老师在办公室聊天的时候,我问王老师外面有没有下雨,王老师回答说‘下大雨了,地面湿了,那么他这句话是不是可以表达为‘地面湿了,下大雨了?”学生听到问题,有些学生回答:“我觉得可以,因为两句话是同一个意思。”有学生反驳道:“我认为不可以,下大雨地面会湿,但是地面湿不一定是因为下大雨。”通过这样情境的创设,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形成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促进教学效果。

结语

如何创造一个好的情景,是对每个教师的一种考验。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也是如此,一个好的情景不仅能增加趣味性,还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学习的主人翁地位,那么就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罗军.浅析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现代交际,2013.02:169

[2]许海诗.新时期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4.28:162+165

[3]胡小妹.对高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5.10:39-40

[4]张海龙.高中数学实施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6.09:87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数学课堂高中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