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民主政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8-10-20吴梅凤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民主问题

吴梅凤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政治中关于民主和民主权利、监督权和民主监督、选举权和民主选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 民主 问题

虽然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是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编写的,但是,由于一些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很难从理论上完整把握这类知识。笔者从高中民主政治中选取了几个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民主与民主权利

观点一,“不能认为民主制国家,被统治阶级没有任何民主权利”;观点二,“民主属于统治阶级,专政属于被统治阶级”。根据这两个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推论:第一,“在民主制国家里,被统治阶级是没有民主的”;第二,“不能认为民主制国家中,被统治阶级没有民主权利”。由此我们可以推出第三个推论:“被统治阶级虽然没有民主,却享有民主权利”。那么,这两个观点是否相悖呢?

答案是:不相悖。第一,从民主的含义可知,民主只存在于“一定阶级范围内”,即统治阶级范围内。可见,只有统治阶级才真正享有民主。第二,什么是民主权利?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但笔者认为,民主权利应该是指公民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行使的权利和享有的利益。这就是说,民主权利是一个法律层面的概念,是人生存和发展中应该享有的政治文明方面的权益,正因为民主权利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所得,所以这种权益是不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

二、监督权与民主监督

按照《政治生活》的解释,监督权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监督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那么,公民的监督权和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是同一个问题吗?《政治生活》的教师用书第53页解释了这两种关系:两者的大意是一样的,不过一个是注重内容,一个是注重形式;一个是质的规定;一个是量的规定。

这时,有学生可能会对此产生疑问:在政治生活中,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村委会和居委会,一些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它们中绝大多数都不是国家机关,它们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也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那么,监督权是否适用于他们呢?

鉴于教材未给民主监督进行定义,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参考了大量相关资料,笔者认为,所谓民主监督,就是公民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共权力的使用者”的使用行为进行监督(在这里,笔者借用了“公共权力使用者”一词)。村委会、居委会等社会组织和团体,它们代表的就是一定范围内的公共权力,即受民众之托而行使权力。既然村委会、居委会使用的是公共权力而非私有权力,则这种权力不论大小,其代表的就是集体的意志、大众的利益,其使用就必须是公正、公平、公开的,否则,就会造成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泛滥,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三、选举权和民主选举

在教学《政治生活》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年过八十的农民张老汉这年经历了两次选举,一次是参加了乡人大代表的选举,另一次是参加了本村村委会选举。两次选举他都非常珍惜,慎重地投出了自己的一票。事后张老汉说:‘我很激动,虽然我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他们(选举组织者)都没有忘记我,没有剥夺我的选举权。仔细品味张老汉的话,你会不会发现,在张老汉眼中,他行使的两次选举权是一样的。张老汉的观点是对吗?”

《政治生活》中讲的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可见,张老汉参加乡人大代表选举就是行使选举权的表现,而村委会选举显然不是这个意义上讲的选举权。那么,村民选举村委会成员的,是不是行使了选举权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规定,村委会选举是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由此可知,村民行使這一权利自然也是行使了选举权。照此推而广之,学生行使选举班委会成员的权利,也可以叫作行使了选举权。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张老汉的话是正确的。

但不同的是,前者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后者是公民重要的民主权利。这两个选举权,形似而神不似,其实质差别很大,我们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民主问题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