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2018-10-20张金花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策略小学语文

张金花

摘要: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的核心是语文基础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能够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指的是:中小学生具备相对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章、文学等学识修养、情趣、文风等人格修养。它包含了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能力、语言积累,以及人文素养、思维能力等内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怎么样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身的实践过程,以供同仁参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不是泛泛而谈的口号,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并愉悦地接受语文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在课前收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学生对未知的知识一直都是充满着好奇的,与简单而又机械的抄写相比,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这种作业更感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或复述课文中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及文体特点,要求学生创造或者再现课文中的情境。如在讲解四年级上册《搭石》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到课堂表演的体验中来。在上课时,教师先在讲台上放置几张白纸作为搭石,然后告诉学生,白纸之外的地方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来走搭石。学生一看到可以和教师在台上一起表演,情绪就会高涨,从而踊跃地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感到课堂的生动活泼,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又潜移默化地让他们的人文修养及情怀得到了提升。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给小学写作教学准确定位,从而为写作教学的改革创新铺平道路。写作不仅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而且承载着语文素养中所蕴含的学识修养及人格修养。学生经过广泛的阅读以及积累,已经有一定的文学底蕴。然而,如何讓学生将所掌握的文学知识转变成优秀的写作呢?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要求每位学生每次读完一本书之后都要写一篇读后感,然后学生之间相互修改,最后在课堂中进行交流。

其次,每次学生学习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对他们的作文进行字斟句酌的润色,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投稿到学校的广播站及校报中,或者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征文比赛,或者将作文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中。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作文中好的作品上传到学生家长QQ群或微信群中进行展示。学生都非常看中这样的机会,他们通常将这种机会看作是对他们写作水平的肯定,进而对教师充满着亲近之情,对写作的兴趣就更加浓烈了,自然更愿意去写更好的文章了。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而且让写作欲望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自发的行为。

笔者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成绩及语文能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而且他们在课外阅读积累方面都超过了同龄人,有些学生已经可以出口成章,甚至出口有“诗”了,他们的作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而且能够旁征博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以此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然而,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从自我做起,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指导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依靠自己扎实的语文基础来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南昌市育新学校红谷滩分校)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策略小学语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