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网络媒体对德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2018-10-20黄乐永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德育课堂网络媒体影响

黄乐永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德育课堂教学。探讨网络媒体对德育课堂教学的影响,对于教师把握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新问题,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网络媒体对德育课堂教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德育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所以德育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同时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做一名网络环境下优秀的德育教师,以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网络媒体 德育课堂 影响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德育的主要渠道,而德育课堂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德育课堂主要是指:兼具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双重性质的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技术已经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更影响着德育课堂教学。探讨网络媒体对德育课堂教学的影响,对于德育教师把握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课堂教学,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媒体对德育课堂教学的挑战与机遇

网络媒体包括新闻媒体、娱乐媒体、专业媒体、群媒体、自媒体等。新闻媒体在中青年群体中已经占据了绝对性影响,它以快捷迅速的优势成为中青年群体新闻信息的基本来源,能给德育课堂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娱乐媒体往往是各个搜索引擎和软件媒体用来吸引眼球的附着性媒体,关注名人軼事、绯闻和各种小道消息以及“内幕”,有许多不良信息混杂其间;专业媒体是针对特定人群的网络媒体,这类媒体对于教学具有较大帮助,如“中国德育网”“高三政治教学网”等,这里面有很多专业参考资料;群媒体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道建立起来的互相交流信息的平台,如德育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德育教师交流群,进行教学信息和教学心得交流;自媒体是私人化的传播者以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单个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贴吧、论坛等。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主要依靠纸质媒体,如报纸杂志,后来增加了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则是网络时代新技术革命的结果,是改变今天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最重要的媒体形式。网络媒体凭借其即时、海量、全球、互动的鲜明个性,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网络媒体使用的最大群体是知识群体和青少年群体,青少年学生和青年教师是其中最主要的群体。网络媒体的巨大影响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可以说,当今的德育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忽视网络媒体的影响了。

二、网络媒体对学生德育课堂学习的影响

任何先进的技术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都是双方面的,我们可以把网络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1.正面影响

(1)扩大了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

进入网络时代后,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懂得了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方式,而丰富的网络信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可以说,有了网络,学生在知识的获得方面有了很多的优势。

如今,学生知识面广、信息渠道多、获取速度快,这些对于学生理解德育教材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而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教师的信息接收速度一旦跟不上学生接收信息的速度,就难以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影响德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2)为学生获取德育学习材料提供了条件

现代教育学研究证明,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的能力培养比知识接受更为重要。网络信息时代提供了信息资源集成的平台,理论上可以说是提供了无限的知识,这为学生锻炼搜寻资料的能力提供了条件,也为教师布置让学生自己动手搜索资料完成作业提供了条件。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搜寻材料、组织材料、整合材料的能力。

另外,在网络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从而催生了“翻转课堂”“微信课堂”等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加灵活、主动地学习德育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负面影响

(1)网络语言影响学生正确阅读和理解教材

现在,许多学生喜欢使用网络语言进行沟通,如“给力”“雷人”“逆袭”“吃瓜群众”“颜值越高责任越大”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网络语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而相对枯燥的德育课堂教学有了网络语言的介入,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但是,一些不规范、低俗的网络语言也会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在网络交往中,大量语汇有时很诡异,夹杂英文字母、奇特符号、数字、谐音、特定指称。由于电脑打字会经常出现错字、别字,有时语段语法会有跳跃性,不合规范,甚至丢三落四,且标点符号严重混乱,然而,在网络特定环境下,对于这些问题,互相理解也就约定俗成了。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网络媒体环境中,不知不觉影响了他们对科学规范的德育教材的理解和阅读。

德育教师常常会发现,多数喜欢上网的学生的思维有些另类。针对学生出现这一不良现象的解决方法有:一方面,国家对德育教材的编写要更加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统一,努力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德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针对性引导和纠正,对于网络语言,要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学生的网络信息来源混杂,影响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学生掌握的信息虽然很多,但也很杂乱,且网络信息中夹杂着很多不良信息。由于学生的判断能力不够,有时难以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心理会有所影响,甚至容易引导学生走向歧途。不仅如此,很多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但因为自制力不够,所以逐渐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无法自拔,不仅影响了德育课的学习效率,还影响了自身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因此,学校要创造绿色上网环境,帮助学生过滤掉不良网站和不良信息,同时大力推荐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有益的网站。

三、网络媒体对德育教师教学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

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很多教学科研机构、德育教材出版部门、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汇集了大量的德育课堂教学文献、课件、试卷和练习题,这为偏远地区的教师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信息。对于德育课堂教学来说,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想要的资料。如教师可以比较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教法(同课异构),还可以借鉴和学习各地名师的教学心得。

(2)提供了良好的同行交流平台

全国的德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德育课堂教学交流,且不受时间和空間的限制。一个城市的同行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同一学校德育课的教研组、集备组教师也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如QQ群、微信群等,通过网络传递课件、教案和教学视频,随时随地实现交流互动。由此可见,网络有效增加了同行交流的机会。

2.负面影响

(1)教师过于依赖他人的教案及课件

网络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容易导致人产生惰性。教师在网上获取资源的同时,也对网络资源产生了依赖性,如依赖别人的现成资料,不想自己动手,甚至课件、习题和试卷都直接套用他人的。这样,不仅妨碍了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导致自己的教学缺乏个性,而且因为网上的海量资源唾手可得,教师如果不精选内容极易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此,教师应科学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学会取舍,既继承借鉴别人的东西,又予以批判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教师容易与学生产生交流“代沟”

青年教师大多会使用网络,会较好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但是一些中老年教师还不会或不擅于通过上网来获取教学资源,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方法上,能获取的教学资源也比较少。不仅如此,这些教师不太了解学生使用的网络语言,与学生交流就会产生问题,造成“代沟”,影响师生互动交流,而这对于德育课来说,三维目标中最重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德育课教师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与时俱进,学会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前沿知识,以便及时向学生传播科学先进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

总之,网络媒体对德育课堂教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和选择,又要努力提升自我,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德育教师,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小毛.如何正确发挥网络对教学的影响[J].成才之路,2014,(26).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课堂网络媒体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