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8-10-20张伟秀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外分数笔者

张伟秀

百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学生在生活、社会生产中经常会接触到百分数。如平时穿的衣服,会注明各种成分的含量;天天喝的牛奶,也会注明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考试成绩的及格率、优秀率等都会用到百分数。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也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百分数的认识》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资料信息,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会读、会写百分数。

在教学中,笔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一、反思课堂成效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应关注的问题,所以教师的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些内容的掌握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好,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较好,有少部分学生在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上还存在疑惑,这也督促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百分數的意义,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回顾本节课,笔者发现,自己太过依赖课外资料信息,而忽略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原理。如果改为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笔者相信,百分数的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二、反思课堂得失

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笔者发现,这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的原因是课本、课外资料信息与生活的有效结合。学生在自主搜集百分数资料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产生时,笔者引导学生回顾通分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要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百分数的诞生,就是人们规定用百分数来作为一个标准。既然是百分数,那么这些分数的分母就是100,而这样的分数就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通过笔者的引导与介绍,学生就能明白百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因为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所以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在本节课中,笔者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概念,为本单元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欲望,并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体验了百分数的优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没有引导和归纳总结到位,只是点到为止。

三、反思课堂突破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笔者无论是素材的选取,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且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学习百分数有什么作用,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而是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到的具体例子中获得感悟,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悟出百分数的意思,从而总结出百分数的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问及百分数为什么也叫百分比、百分率的时候,可能没有做好功课的教师会无法回答。然而,这个问题是在笔者的预设范围之内的,笔者结合了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解决了这一问题,如让学生通过理解罚点球的进球率,理解为什么百分数又称为百分率;让学生通过理解酒精浓度,理解为什么百分数又称之为百分比。

在本节课中,类似的问题生成还有很多。其实,在这样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可以将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完整地展现在自己面前,这无疑使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另外,只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备课,那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生成出来的许多问题,都将成为课堂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以上对课堂反思的客观分析,笔者找出了教学中问题的症结,并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同时提出了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以期为今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红星路小学 )

猜你喜欢

课外分数笔者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