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2018-10-20李家宾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

李家宾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预防非溶血性术后不良反应采取的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效果情况,为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对我院的172例大剂量输血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86例,对照组使用大剂量常规输血,试验组使用去白细胞输血,对两组的输血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接受输血后的IgA、IgG、IgM、IgE等指标均为试验组比较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8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9.77%,试验组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大剂量输血患者接受去白细胞输血能够改善患者的脏器功能,防止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非溶血性输血;去白细胞输血;大剂量常规输血;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015-01

白细胞在人体血液系统中占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能够吞噬和消化,发挥免疫效应,避免微生物和细菌的侵袭。可是同种异体输血时,存在白细胞的血液制品会给人体带来危害。临床中输血的时候都是采取去白细胞血液,和常规的输血比较,安全性比较高,可靠性比较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1]。临床中有些需要接受大剂量输血的患者,在输血的时候,会有多种免疫性抗体产生,因此输入白细胞后,会让相应的不良反应情况变得严重,最常见的就是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非溶血性发热等等,导致血小板的输注失败,去白细胞输血时现在临床中使用最广泛和安全性最高的輸血方式,能够将红细胞悬液的白细胞去除,让同种异体的排斥反应和免疫反应消失,抑制病毒的传播,获得比较好的输血效果。此次我们就172例大剂量输血患者来分析研究,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对172例大剂量输血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86例。对照组有42例男性和44例女性,最小是21岁,最大是46岁,平均(32.5±6.3)岁。试验组有41例男性和45例女性,最小是22岁,最大是45岁,平均(31.4±6.2)岁。两组一般性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不影响结果。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大剂量常规输血:依据常规标准应用消毒器械对患者进行直接输血,未将血液制品中百细胞去除。试验组予以去白细胞输血,利用白细胞过滤器按照规范标准操作,借助红细胞浓缩悬液确保去除白细胞≥99%,白细胞残余含量≤5×108U,与此同时,红细胞回收率需要保证在92%-95%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输血后7d采集5mL肘静脉血,采用酶标仪对患者血清中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IgE等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并判断其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评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1.0统计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 )、(%)描述,对比行t检验与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接受输血后的IgA、IgG、IgM、IgE等指标均为试验组比较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8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9.77%,试验组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

白细胞是人体血液的重要成分,可以发挥保护效果,是人体的防御机制。血液志平中的白细胞属于异物形式存在,同种异体输血,对人体的危害性比较大。所以,现代输血的时候都需要将其去除,该种去白细胞的输血方式相比于常规的输血,具有比较多的优势,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更高,能够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情况,改善输血的效果[2]。

临床中有些需要接受大剂量输血的患者,在输血的时候,会有多种免疫性抗体产生,因此输入白细胞后,会让相应的不良反应情况变得严重,最常见的就是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非溶血性发热等等,导致血小板的输注失败,而且还有很大的几率增加病毒的传播。去白细胞输血时现在临床中使用最广泛和安全性最高的输血方式,能够将红细胞悬液的白细胞去除,让同种异体的排斥反应和免疫反应消失,抑制病毒的传播,获得比较好的输血效果[3-4]。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去白细胞输血和大剂量常规输血存在差异性。研究称[5],去白细胞血液用于输血能够有效的减少输血过程出现的副作用。在此次研究中,两组接受输血后的IgA、IgG、IgM、IgE等指标均为试验组比较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8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9.77%,试验组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去白细胞输血对大剂量输血患者的脏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不良反应率受到了控制,安全性有保障。

综上所述,临床中可以使用去白细胞输血来进行大剂量的输血治疗,保障输血患者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提升输血效果。

参考文献

[1] 秦广荣.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32(2):259-260.

[2] 田瑞红,王洪建.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对比探析[J].心理医生,2015,21(16):69-70.

[3] 刘名霞.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5):1-3.

[4] 李月琴,梁继文.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安全性与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5(24):173-174.

[5] 薛育晓,赵春米.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40(10):90-90.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辐照血小板和非辐照血小板输注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口服营养支持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