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热闹” 追求真语文

2018-10-20张成霞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9期
关键词:渔父工具性语文课程

张成霞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深水区不断深入发展之时,各种各样的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也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但何谓高效?一向众说纷纭,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也是层出不穷。语文课堂需要的不是“伪讨论”的热闹,而是“学有所得”的实效。热闹的语文课堂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一些语文教研活动中,如“公开课”“示范课”等一些“表演的课堂”上。课堂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讨论之声、争辩之声此起彼伏。但细思下来,热闹的目的是什么,课堂教学追求的结果是什么?

近期听了一节《渔父》公开课,整个教学过程,可谓是热闹非凡,把课堂的“热闹”演绎到了极致。授课结束后,执教者的教学得到听课者、评课者一致肯定。而且评议的热点却是课堂学生的参与性,认为课堂让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了极致,是一节真正的学生学习课。但是,如做冷静思考,热闹的课堂下隐藏着一些“虚假”。

1.假托语文课程性质,脱离受众实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兼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有些教师片面认为只有挖掘出教材的人文元素,就能适应语文课程的要求。《渔父》公开课的执教者就是这样,积极挖掘《渔父》中儒家的入世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就是为了适应人文性教学要求的,但是对于一篇文言课文来说,轻视文言基础知识,淡化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就是丢失语文工具性的要求,这种行为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体现,是典型的教学“营养失衡症”。试想这样教学下,即使学生似懂非懂地记住这些人文思想又能怎么样呢?

2.假托合作学习之法,脱离自主要义

课堂开展合作学习是好的,但有些教师并没有领会“合作”的要义,课堂操作起来显得生硬,仅是简单的放任学生自主讨论一番,寻求课堂形式化的“热闹”。从课堂表面上看,学生确实有了自主权,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针对教材自由提问,自由讨论。但实际效果上,这种合作是建立在缺乏对语文课程基础的理解的支撑,仅是空中楼阁而已。仅仅注重课堂讨论合作的热闹其实就是“伪讨论”和“伪合作”。可惜这种“伪合作”却成了众多听课者的理想追求。他们评课的一致性,恰恰说明了他们对高效课堂理解的偏差。

3.假托多维阅读之名,脱离文本内容

对文本的多维阅读是需要的,但多维阅读必须与文本内容的内在倾向相契合。《渔父》授课者最后总结全文:“屈原和渔父分别是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代言人,我们从屈原身上可以学习他的高洁品质和爱国情怀;从渔父身上可以学习到他的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之道。其实授课者在授课之前深入研究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文化。这点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但教材安排《渔父》的目的是对屈原的肯定和赞赏,渔父仅是陪衬和对比的需要。

毫无疑问,这样的“热闹”教学貌似光鲜,但实质是是一种“伪热闹”。学生追求的不是“热闹”,而是一种学而有得的“真课堂”。因此,追求“真课堂”,就要寻得破解“伪课堂”的路径。

1.吃透语文课程性质,遵从学生实际

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堂操作时,要重视工具性特征。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播,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时要充分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如果基础知识较弱,那么教学时,人文性教学就要降低;如果学生基础知识很好,那就要增加人文性教学内容。

2.精用合作学习方法,推崇自主学习

学生合作已成为追求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成为一种思潮。正是这些形式化的评价标准误导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我们必须明确,合作学习是必要的,但不是一节课时时刻刻都需要它。每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自主学习要出于学生的内在需要,不是只图形式化的“热闹”。要真正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因此,即使课堂上运用合作学习,也需要以学生的充分自主学习为基础。

3.鼓励多维角度鉴赏,奉守文本真实

在文学作品创作的目的就是讓读者阅读的,但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阅读鉴赏的角度呈现出多维的特征。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情进行适度调整,并加以鉴赏引导。

如《渔父》中屈原的生死选择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屈原可以有多少种选择。学生给出了“明哲保身,不问世事”“联合有志之士,苦心进谏”“像渔父所言,随波逐流”等,继续追问:“作者赞同屈原的哪一种选择?文本中有无依据?”在学生热烈讨论质疑后,同时要告知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性,问题的解答要依据文本,也就是说,学习过程中要时刻都有文本意识。只有这样,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才真正得到了统一。

不可否认,高中语文在新时期教学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这不能蒙蔽我们继续探行语文园地的眼睛。不能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仅仅停留在课堂表面的热闹繁荣上,更要追寻文本之根,我们必须依循对语文课程之真、教学对象之真、文本内容之真的路径,不断求索、实践、反思,一定能远离虚假的热闹,回归语文教学的真实。

猜你喜欢

渔父工具性语文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向量的巧用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