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可行性及内皮功能分析
2018-10-20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455000魏伟丽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455000)魏伟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7年7月84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分组。他汀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45~79岁,平均(58.13±2.71)岁。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45~79岁,平均(58.28±2.45)岁。两组基本情况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每次5mg,每天1次,口服。他汀组则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晚服用10mg。两组均治疗16周比较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情控制率;治疗前后平均坐位血压、TC、TG水平;干预前后患者血液黏度、内皮素水平、C反应蛋白。显效:血压、血脂稳定,处于正常范围;有效:血压血脂有所降低,尚未恢复正常;无效:血压、血脂无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情控制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作数据比较,输入数据后分别进行t检验(针对计量资料)、χ2检验(针对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情控制率相比较 他汀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情控制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
2.2 干预前后血液黏度、内皮素水平、C反应蛋白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液黏度、内皮素水平、C反应蛋白相近,P>0.05;干预后他汀组血液黏度、内皮素水平、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如附表1所示。
2.3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坐位血压、TC、TG水平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平均坐位血压、TC、TG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他汀组平均坐位血压、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多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虽然其有良好降压作用,但对血脂改善作用不明显[1]。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他汀组则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显示,他汀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平均坐位血压、TC、TG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他汀组平均坐位血压、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液黏度、内皮素水平、C反应蛋白相近,P>0.05;干预后他汀组血液黏度、内皮素水平、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
附表1 干预前后血液黏度、内皮素水平、C反应蛋白相比较(±s)
附表1 干预前后血液黏度、内皮素水平、C反应蛋白相比较(±s)
注:每组前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血浆黏度(mPg/s) C反应蛋白(mg/L) 内皮素(pg/L)他汀组 42 干预前 1.78±0.21 10.13±0.14 56.12±4.22干预后 0.42±0.12 3.02±0.21#* 42.02±2.59#*对照组 42 干预前 1.77±0.23 10.31±0.76 56.15±4.21干预后 1.22±0.46 6.02±0.59# 50.41±2.34#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坐位血压、TC、TG水平相比较(±s)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坐位血压、TC、TG水平相比较(±s)
注:每组前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 TC(mmol/L) TG(mmol/L)他汀组 42 干预前 90.13±6.95151.92±3.28 5.25±0.12 2.36±0.65干预后 78.25±3.21 125.14±2.35 3.10±0.25 1.25±0.59对照组 42 干预前 90.18±6.52 150.81±3.18 5.23±0.12 2.35±0.64干预后 85.25±4.51 142.32±2.12 4.41±0.15 1.76±0.54
曹仲[2]的研究显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并高血脂临床效果确切,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组,对照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组,且在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方面小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组患者。本文研究和上述研究具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血脂、血浆黏度,改善内皮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