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穴注射药物治疗眼底疾病效果分析
2018-10-20
眼底处于人体内眼深处,结构较为复杂,眼底疾病具有复杂性及多变性,部分患者眼底疾病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引起,但也存在部分患者由于肾病、高血压、细菌性疾病等引起。眼底疾病对患者视功能会产生较大影响,传统药物干预方式只能起到抑制作用,但是无法将患者疾病有效治愈。新明穴注射药物方式属于中医理论干预方式,能够对患者新明穴进行刺激,将其中炎症等直接排除,药物能够直达病灶,起效快,效果显著。以下为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人数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患者年龄为25~70岁,平均年龄为(42.00±2.12)岁,患者主要疾病类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例数依次为35例、22例、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视网膜光凝术干预,在术前需患者应用复方托吡卡使瞳孔扩张,直径需扩张到6~8 mm,并为患者予以地卡因点进行眼部表面麻醉,眼底应用全视网膜镜观察,光点需与病变组织做到重合,将激光参数调整后将激光发射,根据病变部位大小,需击射10~500点激光,若患者病变部位大可间隔两周继续干预[1-3]。
观察组患者施以新明穴药物方式干预,若患者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正常网膜交界处存在反射晕轮,可以诊断为脾失健运,水湿停聚。在治疗过程中选取新明穴注射肌苷100 mg,每天注射一次。疏通阳明经络,将患者脾胃功能调整,使患者精气充盈,血液循环正常,最终实现健脾利水效果。患者在注射6次后,眼底会渗出水肿物,病情可快速恢复。若患者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模糊,需为患者注射100 mg肌苷,每天注射一次,待患者注射6次后,观察患者眼部是否存在光感,若无光感则需要再继续注射3次,并观察患者视力恢复程度。若患者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在治疗过程中应当达到化瘀通络目的,可应用丹参注射液2 ml在新明穴位置干预,每天注射一次[4-8]。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疾病基本症状消失;有效:原病变好转且得到有效控制;无效:患者病情较治疗前无明显转变。护理满意度评价划分三个观察指标,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利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呈现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31例非常满意,4例满意,5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7.5%;对照组中15例非常满意,8例满意,17例不满意,满意度为57.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2.3 两组患者视力对比
两组患者视力对比见表2。
3 讨论
眼底疾病主要包含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玻璃体引起的炎症、肿瘤、血管疾病,导致患者引发多种系统性病变。眼科患者在患病后生活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患者疾病进行干预是相关领域一直研究的课题,中医理论在近年来备受瞩目,辩证治疗方式深受医学界推崇[8-11]。在中医理论中,机体受到外邪侵袭后,本身经脉运行会出现问题,导致眼部疾病产生。患者视网膜、视神经、黄斑部病变主要来源于患者肝肾脾三脏,肝肾属于同根同源器官,疏通少阳胆经经络后,肝肾功能会受到调节。脾胃互为表里,若脾胃功能出现问题,那么视网膜便容易引发水肿问题。新明穴分为新明一穴,新明二穴,新明一穴所在位置为耳垂后皮肤褶皱位置中心点,而新明二穴则是位于眉梢上部一寸位置。新明穴所在部位处于足阳明胃经循环经络上,在此穴位注射药物,能够实现疏通明胃经经络作用,最终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使患者眼部水肿物质排出,使水肿逐渐消除[11-13]。肌苷主要作用于低能、低氧状态下的细胞组织,使机体正常代谢,可激活丙酮酸氧化酶,促进人体蛋白质形成。应用不同药物对不同眼部疾病进行干预,可实现不同效果。比如应用丹参穴位注射新明穴后,患者动脉栓塞会疏通,使疾病得以治疗,若效果不明显将肌苷注射应用其中,可见显著疗效,患者病情能够快速恢复。在治疗手法方面,可根据盛泄虚补准则进行辩证干预,若患者属于实证,应当保持快速注射方式,进针后患者产生肿胀感后开始注射,若患者为虚证,注射速度可适当放缓。经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新明穴注射药物对眼底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视力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