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10-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5期
关键词:吉非比例肺癌

张 莹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辽宁 营口 115000)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我国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人数居高不下,环境污染严重,长期吸烟等均可能导致人们患有此类疾病,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比较高,是一种典型的恶性肿瘤,并且非小细胞肺癌常常不容易被发现,经常发现时已经是晚期,错过手术治疗的时间,非常不利于治疗,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基本采取保守治疗来控制病情的恶化以及癌细胞的扩散,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备一定的优势,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针对吉非替尼具体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室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细胞学确诊,病情处于小细胞肺癌Ⅲ期或者Ⅳ期,并且预计生存时间至少为4个月,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以及具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排除实验之前接收手术治疗或者化疗的患者[2]。收治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将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分别包含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患与女患的比例是21∶19,患者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47.6±5.3)岁,临床分期:Ⅲa期10例、Ⅲb期15例,Ⅳ期15例;对照组男患与女患的比例为23∶17,患者最小年龄为43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48.2±5.9)岁,临床分期:Ⅲa期12例、Ⅲb期14例,Ⅳ期14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FACT-L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FACT-L评分对比(分)

躯体状况 功能状况 肺癌特异模块实验组(40) 治疗前 18.36±1.57 23.67±2.41 25.17±3.16治疗后 23.16±1.34 26.10±1.39 27.95±2.33对照组(40) 治疗前 18.51±1.83 22.56±2.52 24.96±3.61治疗后 19.51±2.03 23.08±1.93 25.18±2.96组别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口服吉非替尼,每日1次,持续用药直至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或者癌细胞扩散,定期做血常规、尿常规、胸部CT、心电图等常规检测,服用一定时间后观察其疗效[3]。

1.3 观察指标:本文主要观察对比四项指标,①总效率,包含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缓解比例、病情稳定比例,另关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恶化所占比例;②临床症状改善比例,主要观察咳嗽、胸闷胸痛、乏力的改善比例;③不良反应出现比例,主要观察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恶心、腹泻、皮疹、痤疮、脱发的比例;④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ACT-L评分,统计躯体状况、功能状况、肺癌特异模块三项评分[4]。

1.4 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总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比例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比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ACT-L评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总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比例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比例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ACT-L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0.05,则代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效率为75.0%,实验组总效率高于一般组,并且实验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恶化所占比例为12.5%,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恶化所占比例为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咳嗽、胸闷胸痛、乏力等方面改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例出现恶心的症状,占比12.5%,7例出现腹泻,占比17.5%,3例出现皮疹,占比7.5%,4例出现痤疮,占比10.0%,3例出现脱发,占比7.5%;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13例出现恶心,占比32.5%,10例出现腹泻,占比25.0%,5例出现皮疹,占比12.5%,8例出现痤疮,占比20.0%,5例出现脱发,占比12.5%。实验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恶心、腹泻、皮疹、痤疮、脱发不良反应出现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患者FACT-L评分对比: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FACT-L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FACT-L评分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FACT-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 论

癌症是世界医学领域目前无法攻破的难题,每年都有大量的患者死于癌症,肺癌是癌症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而在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约80%,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5]。目前我国针对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首选方法是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往往有些患者感觉身体不适来院进行检查时,发现已经是晚期,错过手术时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上通常给予化疗,化疗采用的是细胞毒性药物,常常伴有不良反应的出现,有些患者身体状态不适应化疗药物,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而现在的大多数老年人都伴有心血管或者内分泌等疾病,化疗的耐受性较差,化疗同样不适用。如何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对患者有效治疗,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命,并减少癌症带来的痛苦,是医学领域目前应解决的问题[6]。

吉非替尼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一种药物,本文针对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具体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非替尼治疗,病情缓解以及病情稳定的患者比例提升,病情恶化的比例下降,不良反应恶心、腹泻、皮疹、痤疮、脱发发生比例降低,临床症状咳嗽、胸闷胸痛、乏力改善比例显著提高,并且躯体状况、功能状况、肺癌特异模块FACT-L评分提高。综上所述,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较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吉非比例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人体比例知多少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组成比例三法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