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10-20邓晓棠
邓晓棠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骨外科一病房,辽宁 大连 11602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随着生活及学习负担加重,生活习惯的改变,外伤及劳累等诱因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膨出、突出,压迫神经根及脊髓神经,出现腰、臀、腿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及学习[1-2]。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复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康复效果改善明显[3],提高康复效率及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通过随机信封法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其中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56.8±4.4)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7~66岁,平均年龄(56.9±4.6)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纳入病例均符合《脊柱疾病规范化诊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腰痛伴坐骨神经出口压痛,叩击痛,不同程度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足背伸肌力正常或减弱;双下肢皮肤刺痛觉减退或敏感;腹压增加可有腰痛增加;腰椎CT、MRI可见腰椎间盘膨出、突出,侧隐窝不同程度压迫,可为神经根型、中央型等。
1.3 排除标准:①曾接受手术治疗患者;②伴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③严重意识障碍患者;④无法耐受治疗及拒绝治疗患者。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腿疼痛程度、肢体活动范围及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改善程度,显效:腰痛较前明显减轻,活动受限改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转为阴性;有效:腰腿痛较前有所减轻,活动略受限,直抬试验弱阳性;无效:腰腿痛未减轻或加重,活动受限明显,直抬试验阳性。根据SDS焦虑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负面情绪影响变化水平。
1.5 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复合护理干预,包括:①入院后护理干预: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病情,由经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成立复合护理小组,拟定日常治疗方案及护理康复措施,评估患者功能及心理水平、治疗期望值,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方案,以“一对一”的贴心护理服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介绍优秀康复病例,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信心。②功能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脊柱屈伸活动锻炼、“飞燕式”“三点式”“五点式”的腰背肌锻炼方法,从辅助支撑到自主支撑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短期康复目标计划,逐步完成,激发患者锻炼积极性,联合“功能锻炼日记”方式记录每日康复、锻炼效果。③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表现出充分的耐心、关系、同情和理解,通过真诚的态度和沟通方式鼓励患者坚持日常锻炼,促进患者于外界交流,鼓励家属对患者给予家庭支持,护士、家属、患者一同参与康复锻炼,提高医患沟通,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复合护理干预主要根据“以患者为根本,一对一针对性护理”为理念,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病情,与医师联合拟定相应治疗及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及临床疗效[4]。重视患者心理因素变化,耐心细致、热情贴心的服务及沟通技巧,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降低病情反复发作,增进医患沟通程度,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增强治疗信心,降低治疗及康复阻力[5]。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及焦虑评分变化情况
本文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外科一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应用复合护理方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率及焦虑水平变化,结果证实高效的复合护理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因病痛及康复的负面情绪波动,增强患者治疗及康复依从性,临床可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