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三心”提升劳动争议仲裁质量

2018-10-19王燕

企业文化 2018年30期
关键词:劳动争议三心服务

王燕

摘要: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动,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其有效解决了人们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最大化节省了案件诉讼时间,节省了劳动争议的人力、物力成本支出。为了更好地提升劳动争议种材质量,融合“三心”进行仲裁质量改善策略的探索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三心”服务;仲裁质量;劳动争议

一、劳动仲裁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重要性

劳动争议仲裁与因为劳动争议所提起的诉讼有所不同,其相比较诉讼来说能够达到更强的问题解决效果,无论从双方当事人争议解决方面,还是从诉讼效率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效能。劳动争议在解决劳动争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劳动仲裁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劳动仲裁工作者是劳动仲裁工作开展的重要主体,是一线工作的主要力量,其素质水平决定着劳动仲裁工作的开展质量,决定着工作的进程把控。就其所应当具备的素质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的理论功底

仲裁工作者也是法律工作者,其工作性质便是对法律的灵活应用,对法规、规章的熟悉与熟练。当事人在劳动关系过程中发生纠纷,虽然需要仲裁工作者的情感推动,更加需要其法律知识的融合,而且辨别是非更重要的是要从法律角度来进行问题分析,以及法理知识的应用来达到入情入理地对事实进行分析和阐述。因此,仲裁工作者必须要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尤为熟悉,尤其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民法》、《劳动法》等,更应当作为所需要掌握的重要法律内容。而且,对于仲裁劳动者而言,还需要其在头脑中具有系统的、形象的法律体系,不仅对于各部门法较为熟悉,而且还需要做到融会贯通。

(二)深厚的文学修养

看似简单的仲裁工作其实还有很多“底下”功夫需要做,繁重的文书工作更是仲裁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仲裁员从进行审查申诉书登记立案开始,其中拟定调查提纲、调查取证所涉及的各种笔录、调查报告、调解笔录、庭审记录,以及相应的仲裁庭审、讨论等记录,无一不涉及到文书的记载和生成,都需要與文字打交道,都需要仲裁工作人员深厚的文学功底作为支撑。在此过程中,对于仲裁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其一方面需要仲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能够认真听取当事人的申诉内容,能够准确把握申诉书的核心内容,并对其中泛泛的文字中所阐述的中心思想予以准确把握,能够对争议焦点予以准确提取;另一方面还需要仲裁工作者能够通过文字的写作和处理就笔录中的内容予以精准表述,在对法律文书进行制作过程中还能够对自己的观点予以准确表达,能够就案件进行合理分析、综合逻辑推理。

三、依托“三心”提升劳动争议仲裁质量措施

(一)融合关心,积极答疑

仲裁工作人员需要强化自身关心意识。既需要对整个案件予以关心,也需要关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更加需要从劳动者切实利益出发做好相应的服务。比如,宁远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进行刘某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便做到了依托“关心”进行仲裁。刘某于农历2017年4月23日到宁远县冷水镇云潭村易地扶贫搬迁从事挖桩工作。于农历2017年6月21日18:50工作时风枪(井深度8.5米,风枪带转头重量25斤)从离井口1米的时候掉下去砸到脊柱,现在在长沙湘雅附一住院,下肢瘫痪急需医药费。被申请人对于受害人的伤情则不闻不问,也没有参与仲裁庭审。为了更好地给予受害人补偿,宁远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积极联系当事人,并就赔偿问题予以协调,从劳动者的伤情出发,至情至理做到有效深入沟通,不仅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进行了相应裁决,而且通过相关的措施和途径力争做到受害人得到相应费用补偿,以实际行动让当事人感受到温暖。正是因为仲裁人员的工作,才让当事人认可仲裁的力量,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性。

(二)畅谈交心,协调感知

仲裁工作者还要有一定的交心意识,能够与当事人进行顺利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比如,宁远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进行李某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李某所受伤情予以了准确判定,并多次组织相应的调解工作解决当事人之间的问题,针对李某所诉请的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的请求超过申请仲裁的时效的裁决,仲裁人员还进行了相应的耐心的解释,不仅为当事人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气氛,也力争做到让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做到理解和正确认知,让彼此之间形成相互理解的心境。同时,结合本案,仲裁委员会也深刻认识到,很多劳动者对于自身利益保护中所涉及的赔偿明目并不详细了解,针对此种情况仲裁工作者还积极进行相应宣传教育,通过法律理念、内容、精神的渗透和宣传让群众知法、用法、执法。

四、结束语

劳动争议仲裁的介入对于劳动者和劳动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及争议解决方式,也是法律渗透的重要途径。依托于“三心”开展相应的劳动争议仲裁质量的提升,让仲裁及法律工作人员为劳动者及劳动单位提供更好地服务,才能够真正做到“大事化小”,才能够让社会予以更好发展,才能够让相关法律工作的展开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沈建峰.劳动争议中利益争议的范畴及处理[J].法学,2015 (06):151-160.

[2]王庆芳,郭金兴.中国劳动争议的逆周期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 (06):67-75.

[3]王全兴,刘焱白.我国当前群体劳动争议的概念辨析和应对思路[J].中国劳动,2015 (02):27-35.

猜你喜欢

劳动争议三心服务
丰子恺的“三心”养生法
浅谈企业如何减少劳动争议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基层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研究
从一起工伤赔偿案件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
课文学习的“三心”“二意”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新时期石油企业领导干部应树立“三心”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