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述精彩故事 建设先进文化

2018-10-19王中强

企业文化 2018年30期

王中强

摘要:本文针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提出的“重塑石油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如何开展能够吸引员工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影响员工思想和精神,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起到相应有的作用,通过三年的对比实践,为企业开展文化落地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弘扬石油精神;讲述;重塑形象

一、开展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的背景

2015年,在中国石油领导干部会议上,王宜林做了《振奋精神,重塑形象,推进中国石油稳健发展》的主题报告,对开展“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提出明确工作要求。

8月10日,独山子石化公司召开“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动员会,提出围绕“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主题,全员参与、开门讨论,解决损害和影响企业形象的突出问题,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努力塑造忠诚担当、风清气正、守法合规、稳健和谐的良好形象。

半年时间,各单位结合实际,征集、挖掘、整理各时期的历史故事,以及王继谔、谷刚、薛魁、吴利平等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开展“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大讲堂活动15场,3100人次参与其中。

2016年,在上一年基础上,独石化各单位每月开展“讲述石油好故事,树立石油新形象”大讲堂活动。26名讲述者开展主题演讲,11场2200人次参加活动。11月,根据中国石油党组《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关于深入推进重塑公司良好形象工作的意见》,独山子石化公司党委提出,要进一步提升“讲述石油好故事,树立石油新形象”大讲堂活动质量,力求讲出内容,讲出新意,讲出效果,取得实效。结合习总书记对石油战线的指示精神,“弘扬石油精神,重塑良好形象”被确定为独石化公司2017年大讲堂主题。

二、三年重塑良好形象大讲堂活动具体措施

(一)在普及中提高,从成品锻造精品

2015—2016两年,举办20多场大讲堂,挖掘出了大量感人故事,培养了上百名“草根”宣讲员,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也使大讲堂这种小型、灵活、生动、贴近观众的宣讲形式走进了基层员工,两年的普及宣讲,覆盖公司近半数员工。

普及为了提高。2017年,独石化在《企业文化建设安排实施意见》中,将“弘扬石油精神,重塑良好形象”大讲堂活动作为全年文化建设的重点进行安排。把成品锻造成精品,让典型的力量发挥更大的影响,将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再挖掘、再学习、再树立,使石油精神再一次在全体员工心中涤荡,这是继续开展大讲堂活动的目的,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7年,把前两年由企业文化处、各基层单位举办,变为公司企业文化处主办、基层单位承办的模式,每一场从素材选取、人员确定、故事撰写、PPT制作到正式举办,都由企业文化处到现场指导、审核、把关,争取把最生动可信的故事讲给员工。企业文化处全年总体把控,安全文化、管理文化、廉洁文化、培训文化等专项文化建设牵头部门积极配合,炼油厂、乙烯厂、热电厂等承办方,纵横两条线,上下全覆盖,每两个月一次,贯穿全年。

(二)内容为王,态度取胜

纯讲述的文化活动,要想做到贯穿全年,纵横深入,覆盖全面,效果良好,必须有令人信服令人动容的故事。讲好故事,至关重要。讲什么?谁来讲?讲给谁?怎么讲?这是摆在今年的首要问题。

每一场讲述形式都是一样,要想紧紧抓住“挑剔”的观众,所有参与者都认真对待,以近乎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往年宣讲基础上,扩展宣传主体,延伸挖掘对象,增加受众群体,改变宣讲方式,力求做到形式新,内容实,接地气,聚人气,用有温度、有筋骨、有油味的精品力作,把石油精神“人化”“物化”、故事化,引导员工忠诚石油,爱岗敬业。

承办单位提交的稿件,尽管已经有很多感人至深的内容,但要将其搬上讲堂,呈现出更好的效果,还要进行修改、补充、再加工,企业文化处同志逐字逐句抠细节、找亮点,每一篇讲稿都与讲述者和被讲述者进行多次沟通,通常一篇稿件修改三遍以上,才能通过文稿关。

风雪交加的大寒夜,忘我工作的雪狼突击队;高温酷暑的塔罐上,严格细致的设备技术员;高手如云的技能竞赛中,技冠群雄的金牌能手;京新高速荒凉的沙漠腹地,测试道路沥青性能的研究员等,一个个平凡又普通、鲜活又充满正能量的人物,一个个生动、感人又真实可信的故事,通过讲述,直抵人心。

有了好故事,还要有好的讲述者。在五场27位讲述者中,有些有舞台经验,但更多的是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新人,尽管他们讲述技巧很生涩,有的在彩排之初甚至像是在背课文,紧张、胆怯、呆板,但是他们都肯花心思,爱琢磨,敢尝试,勇于提高。所有人两条线作战,克服困难,在二班连三班之后,仍然积极背稿。热电厂专场时,8名讲述者中有5名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员工,用汉语言讲述,而且全部脱稿,对他们而言,非常困难,但在第二次彩排时,所有选手竟然全部脱稿!从另一个角度说,讲述者们,不仅讲述石油人的精神,也在用实际行动,于细微处践行石油精神。

(三)大水漫灌变细微滴灌

为了达到“到人、有效、管用”的目的,对观众组织和活动评价做了改革。五场大讲堂全部安排在公司安全培训中心进行,每场160名观众,虽然单场次观众数量不多,但是每场要求参加人员不能与前几场重复,五场下来,直接到场聆听人数900人,5个单位在本单位彩排近200人参加,实际直接受教育1900多人。企业文化处为了保证宣讲质量,检验活动效果,每场活动结束后,邀请来自不同单位的观众,现场无记名打分,对本场讲堂效果客观评价。

(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一樣的形式,不一样的故事,每个承办单位都能凝练出自己的特色文化,讲好属于自己的鲜活故事,实现了常讲常新。

由于承办单位性质不同,环境不同,人员结构不同,文化理念不同,所讲故事不同,但他们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将中国石油和独山子石化公司统一的核心价值理念,共同落脚到传承石油宝贵传统,弘扬石油优秀精神,塑造石油良好形象上,使持续全年的大讲堂活动,形成合力,迸发出激情。

每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个满含泪水的瞬间,每一次长久不息的掌声,每一个发自心底的赞许,每一次朋友圈的转发和点赞,种种自豪、温暖的画面,长久且清晰的浮现于参与者脑海之中。

(五)丰富渠道,延伸影响

活动结束并不意味着受众截止,每一场大讲堂,都安排报纸、电视和网络记者,全方位、全过程采访录制,第一时间全媒体推出,各媒体各显其长,各展其优,相互补充,相映成趣。

同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增加互动讨论,认真总结,加强宣传,延伸影响,利用公司内外部各种阵地,增加传播手段,创新宣传方式,让更多没有亲临现场的观众,通过公司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各单位局域网网络文化建设专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进行观看。2017年,独山子石化公司27名讲述者,27个真实的故事,成了企业员工最美的代言人,石油精神,风行草偃,石油旗帜,明艳高扬。

三、重塑良好形象大讲堂活动的效果和意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基业常青,文化成就未来,光辉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文化,优秀的精神,先进的文化又推动事业的发展。独山子石化经历了八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诞生了一大批典型人物,留下了无数个催人奋进的历史瞬间和文化故事,现在,在正向国际一流现代化石化基地迈进的大道上,更需要我们继承优良传统,挖掘时代内涵,讲好石油故事,使石油精神成为全体干部员工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而“弘扬石油精神,重塑良好形象”大讲堂活动,正发挥了精神传承、文化引领、理念落地的最佳作用。

2017年,独山子石化已经开展了5场大讲堂活动。五场讲述,场场成功。每个宣讲员都在“那一场”成为了当时的“明星”,每个被讲述的人和事,都持久的打动着听众的心,影响着听众的价值取舍。每一个承办单位都通过活动,有了“全流程”的收获,他们不仅培养了写作者、演讲者、主持者、PPT制作者、企业文化建设践行者和管理者,还发现并宣传了本单位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这种“留得住、站得稳、办得好”的讲述活动,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企业传承优良传统,加强文化建设,推进理念落地,实现典型引领,激发员工士气的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