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2018-10-19高瞻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态型河道河流

高瞻

【摘要】回顾过往的河道治理工程,普遍都存在考虑不充分的问题,打破了河道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于整个河道的物种都产生了潜在的威胁。本文在研究河道治理的基础上,注重对河道治理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河道治理工作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并对河道治理的生态型工作治理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有助于恢复河流的生态平衡。【关键词】河道整治;河流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对水资源的利用保护认识不足,导致河道破坏严重。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加深,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突飞猛进,河道治理、河道疏通等工程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对河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河道治理相关专业知识不丰富。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寻求更为实用的河道治理材料,这些举措对于构建自然生态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河流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研究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一定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首先是环境,指的是支持物种存活的非生物环境;其次是生物,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河流生态系统也是如此,应当拥有同样的构成架构。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体现在河流形态多样化、生境多样化以及物种的多样化方面。人们为多种目的建立起来的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边界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分别为护岸护滩工程以及河道形态整治工程,其具体影响如下所述:河道的生态平衡必须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环境,这个环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环境而是指支持物种生存所需要的无机环境;第二是生物链的完整性,主要包括能力供应者、能量消耗者以及能量的分解者。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也应该体现在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河流物种生态的多样性。目前,人为活动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生态平衡,所以必须进行必要的河道治理。就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陸地生态系统和河道生态系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属于非常经典的水路生态系统。流域内的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不断发生,而河床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的边界,周围栖息着浅水鱼类、两栖类、、鸟类以及浮游生物,能量来源则是依靠水生植被的光合作用。因此,在研究河流生态系统之前应该先研究比较简单的河床生态系统。此外,河床由于河水涨势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所以也方便研究取样。在汛期到来之时,河床有承担着保护河道的作用,为浅水鱼、两栖类动物提供足够的能量,而水生植物的种子传播提供了一定的途径。二、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探析(1)进行科学合理的河道整治和工程规划。只有在全面掌握了河流系统内在规律、河床演变趋势、河流环境特征等的前提下,才有助于更加科学、有效的规划和设计河道整治工程。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对河道的治理也就是对河道自然演进的干扰,并且应当是合理的。河道的不合理治理尤其是完全渠化,是不正确、不可取的。所以,需要给河流一定的自由度,扩展河流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河道治理的规划阶段,整体的布局应当综合考虑河流的自然形态及演变趋势,更好地满足河势构建,尤其是重视对河流的宏观管理。在部分河段不仅应考虑到实际的治理需要,也应当注意防范对航道平面形态及断面特点的不合理变动,借助点线面的相互呼应,对河道边界进行局部整改,最终构建起对河流干涉程度最低的整治机制;与此同时,在生境敏感地带,应尤其注重对整治工程地点、规模及选材等方面的问题。(2)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河道整治工程。在秉持生态和谐观的前提下开展河道治理作业,有助于推进河道整治进程、保护生态环境。举个例子,某地区河流相邻城市河段原有工程是单纯的防洪堤,控导机制不够健全、标准不高,滩槽淤积变小,滩地周围全都变为了沙荒地,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根据研究资料表明,这一地区生态系统再恢复能力不好,生态弹性指数只有39。这一指数表示河道的自净能力相当薄弱,并不能够适应人类活动对河道产生的影响。现阶段,在选取防洪治理和生态环境整治融合的手段进行堤防治理工程建设,选取透水性更强的生态型护坡材料,同时积极改善滩地条件,大力修葺不妨碍泄洪的绿道,这些均为河道治理带来了有益借鉴。(3)大力运用生态型河道治理工程材料。在河道整治过程当中,原有的工程材料常常是危害河流生态环境的最根本因素,所选取的混凝土、浆砌石块等材质导致了严重的河道渠化,并且妨碍了水土交换,进一步造成了河流自净化能力的下降,最终引起了生态失衡。此外,在河道整治工程中选取的刚性、半刚性架构由于无法满足地基的非均匀沉降、整体性缺失等特性,从而引发了结构紊乱、工程事故频发。在此前提下,我们应当选取生态型河道整治工程材料,比如说生态护坡,对河流和周围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及维持将会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三、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河道治理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剖析。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系统需要健康河道生境以及多样性生物种群的支撑,传统的河道整治方案与工程材料忽视对河道生态环境系统的维护,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系统发生退化。因此,有必要在充分探析河道生态环境系统与河道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友好型河道整治工程实施的对策,在给予河道适宜演变自由度的前提下,充分采用生态环境友好型工程材料,从而适度开展河道整治工程。为减少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合理科学规划治理工程、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河道工程、选取生态型河道治理工程材料等一系列措施,旨在为今后此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参考文献:[1]张智涌,双学珍等;《基于熵组合权重和灰色聚类模型的河道整治工程社会影响评价》[M];《水利水电技术》;2017年第48卷第11期[2]苑可菲;《河道整治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研究——以天津市东丽区河道整治为例》[C];天津大学;2015[3]王卫红,李勇,许志辉,王万战等;《大型水库调控对游荡性河道整治工程适应性的影响》[M];《泥沙研》;2013年第6期

猜你喜欢

生态型河道河流
弯道之妙
河流的走向
撮粮之术(下)
河流
河道里的垃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分析
生态型景观设计在居住区的塑造
基于系统工程方法的生态型观光农业园区探究
新常态下南京港生态型干散货码头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研究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