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2018-10-19王春蕾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

王春蕾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其能够使得河道的整体治理更加良好。但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其同样会面对很多问题。因此,为了能够使得河道治理的效率得到全面性的提高,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整体的河道治理效果更为良好。本文从生态河道的治理出发,对河道工程治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建立优良的河道治理体系。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

1、城市河道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构建

1.1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

生态水利工程一般指的是水利枢纽和生态系统。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时候要保证水利枢纽和生态系统都在此过程中完成。所以,在建设生态系统的时候,必须要仔细的考察周边的环境情况等。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河流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建设生态系统前首先要对生态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探讨与研究,包括河流的具体水位,生态系统中生物群种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河流位置、水位等的具体设计,还要把河流和生物群落当作一个大的整体进行考虑,这样才可以保证两者在水利工程中和谐共处。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把一个生物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各个方面,这样可以保证每个生物种群都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保证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充分实现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多样性和统一性。

1.2生态河道的内容

生态河道系统主要以自然为主导,进行保护物种多样化、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以及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动态式平衡,对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改善环境等方面进行提高。生态河道不仅仅是生态学的特性,更是集社会经济和力学为一体。其需要保证生态河道的观景环境适宜,不仅可以提供水和谐共处的过渡,还能让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但是生态不止是只有河道,更需要和周边的生态系统交换能量和物质信息。还要对生态河道的内容进行全面丰富。

1.3河道横断面的设计

在河道的整体设计上,梯形的横立式改造同样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其具有多层面的改造方式。尤其是在河道的水量逐步减少时,各个堤坝之间的水体就会发生一定性的变化。从设计体系上而言,堤岸一般采用硬质的河床让堤坝能够得到整体性的加固。同时,采用栅格墙体,让河道在整体的分布上更为均匀。

2、河道生态水利设计遵循的原则

2.1水利稳定性原则

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依赖稳定的岸坡,影响岸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边坡的形狀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例如,河流、水库、湖海对岸坡的冲刷,使岸坡的外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二是岸坡坡底的具体结构影响岸坡的稳定性;三是深层土的滑动会影响岸坡的稳定性。所以,要充分的考虑影响岸坡的具体因素并且找出其解决方法,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2.2生态原则

水利工程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其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水利生态和周围的一些生产环境在不断的进行物质交换。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当中,要把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尽可能的降低到最小,这就要求人们和环境要和谐共处,友好发展。水利生态环境的建设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因此,要尊重水利建设环境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民俗习惯;要适应场所建设的自然过程;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结合实际情况,尽量的使用当地的材料,减少材料的开支,与环境和谐相处。

3、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3.1保持河道的蜿蜒性,建设自然化河流

在进行河道的生态建设中,需要尽量保持其河道的蜿蜒性。这样,河道不会在水流的冲击下而被损坏。而且,因为河道的弯曲,其蓄水量需要得到增加,从而使得水流量大幅度的增加。这样,生物的生存空间也会全面性的扩大。对于水体的经度,并对水体的整体容量进行扩增。并对生物的空间进行整体的体系控制。在水资源的控制层面,需要对其河道的水利变化进行自然性的控制,并做好生态性的研究。在河道的蜿蜒性上,要对河道进行多方位的设计。尤其是在自然河道的设计方面,利用不同的层面角色进行河道的蜿蜒扩展。在自然生态水的建设层面,需要对河流的生态效果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控制。从而使得自然化河道的生态管理效果更为显著。

3.2构筑现代生态化水网工程

为了能够避免水土流失的现象出现,需要对现代生态水网工程进行河道的全面治理。这样,在现代生态的构筑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层面的水网构筑工程进行河道的综合控制。最终使得水网工程得到相应的完善。水网工程体系在构建上,要结合生态的标准进行展开。并利用现代化技术让河道的治理更为良好。让水网工程能够促进河道生态的恢复。

3.3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

工程施工前,应对河道周边的地形、地貌及河道自身的功能特征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方案。此外,还应根据河道周边植被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而确保河道周边植被在稳定的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对河道进行工程区域性划分,通常将河道划分为3个区域,即常露区、变化区和常淹区;进而根据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适应生长的植物在护坡区域进行栽植。在长露区域种植耐旱的植物,在变化区域种植适应干旱和水淹的植物,在常淹区种植水生植物。

3.4通过动植物生长提高水评自净能力

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可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生物膜法技术及生物操作等技术来修复遭受污染破坏的水体。通过水体中各种生物的转化和转移及分解的方式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并结合河道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在不造成水体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多种植植物和放养水生动物,丰富河道水环境资源,为人们提供多感官的愉悦享受。此外作为城市河道,不仅仅需要防洪等作用,还具有美化景观的作用,在生态水利构建河道建设时,需要考虑到河道周围的景观建设。可通过栽种花草,美化水面来实现。

3.5构建水生动物种群生态水利

在河道治理应用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保证河流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原则。提高流域的物种数量和种类,从而保证河流内部生态平衡和稳定,具体的措施就是构建有效的水生动物种群,提高水生生物的数量维持平衡和发展,比如可以适当提高鲢、螺、鲫的种群数量,这些生物在以消费浮游生物和流域水内垃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河流内循环有效地保证河道建设的生态发展、维护生态平衡。

结束语:

河道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下的整治措施分析十分重要,其能够让城市的水质环境得到全面性的改善。在进行生态河道的治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河道的环境能够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还要对河道生态系统恶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做好河道生态系统的构建。最后还要建立河道岸坡的治理方案。让河道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叶嘉康.关于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2).

[2]范磊.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0):75-76.

[3]吴俊和.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22(03):75-76.

猜你喜欢

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
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
关于现代生态水利设计的研究
毛祁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探究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水土保持的有效实施
感潮河段堤防护坡应用与实践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关于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