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泵站排涝规模及设计水位研究

2018-10-19张君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张君

【摘要】經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使用和水利建设成为保证人们温饱的基础。在很多的地方,原生环境的缺陷导致地区水文地质条件需要人为的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水文环境,为了增强地区泵站的安全性能,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以更好的服务当地的生产生活。

【关键词】大泵站;排涝规模;排涝设计水位

1、工程概况

某电排站位于X河河口处,主要承担周围是个村落、耕地的排水任务。涝区汇水面积为8.03k㎡。给地区的泵站的排涝规模和水位分析中结合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业主介绍和设计人员的现场勘探资料。确定了电排站的汇水面积的覆盖区域,汇总汇水面积共8.03k㎡。其中水田2.03k㎡、旱田2.80k㎡、村庄3.20k㎡。工作人员根据部分堤段神流量稳定计算数据显示,在内涝区范围内堤段每延米渗流量为0.35m3/d。为安全考虑,将渗流量设计标准标注为1.90m3/d。堤防合计长度为4921m。涵闸渗流量按照0.10m3/s。将两项渗流量合计为0.21m3/s在此设计中采用平均排除法进行计算。设计排涝设计流量:Qp=12.82m3/s,

2、大泵站排涝规模

2.1模型构建

在大泵站的排涝规模设计中,要明确排涝系统的组成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合理设计泵站的选址。设计布局汇水管网。研究分析和王的作用在河渠底部的岸边,河道会影响水流的速率和阻力。工作人员要做好相关的数据收集工作,最后结合各方面的数据和客观环境设计合理的排涝系统施工方案。

2.2河道初始水位

工作人员在设计中要充分结合现代气象预报技术,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收集三防,水文各方面的数据,综合分析之后对外江的水位特征进行确定,设计过程中,要参考运行效果和内外江水的水位变化情况,减小排涝站的装机容量,加强其防洪能力。

在渠道的调节中,工作人员要合理的利用初始水位和高水位之间的容积,设计出更多的经济方便的调蓄空间。在模型的设计中,工作人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计算出不同环境下的水位情况,以此降低突发情况的对整个电排站的影响。

2.3排涝泵站

在排涝泵站的设计规划中,工作人员可以将河道中的水提升到外江中,保证排涝泵站的位置更加的合理。在整个过程中要合理分析抽排水流将带来的影响,分析内流的流态影响。在泵站排涝中要控住局部涌水情况的发生,掌握河道的过流能力的最合理数值。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定和设计章程。

3、泵站设计水位拟订

工作人员要对多拥有的水文资料进行分析,合理地划分内外江特征水位。

3.1电排站设计外水位

电排站的设计外水位主要考虑因素是防洪水位,设计运行水位,最高运行水位和最低运行水位。防洪水位主要是排电站所处地段相应的地方设计防洪水位。在此工程中,防洪标准被着重考虑,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

设计人员在大泵站的附近区域进行水文勘测和资料收集,计算防洪水为适合和推水面线的方法,在这一设计中,要选取合理的站点。在不同的水位中,计算各个断面的流量,结合水位站的设计范围,进行计算。在计算时要针对设计水位的各项数据合理分析,多次核算进行确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参考当地的水位设计与制定章程,利用勘测点的数值计算出河段的综合糙率。并将此数值作为水面线的初始糙率值,之后对河床的构成进行和设计与调整。

设计外江水位的特征水位时要结合电排站数位变化的情况在外江排水期水位变化的范围内,设计人员要对不同区域的水位情况进行分析。账务上下游的水位变化,并分析计算大泵站的外盒水位的变化特征。在本次水位设计中,记录有最高三日平均水位、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并对各个设计代表站最高三日的平均水位和最高水位进行频率分析计算,以确定设计代表站的排水期各个特征水位。

3.2电排站设计内水位

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排站设计内水位的过程中,要明确水流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泵站的最高运行水位和最低运行水位。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把握设计的着重点和水位的变化。让排涝设计更加地合理。在最高水位的设计中,要根据各项指标,要考虑到极端环境下的水位变化情况,在最高水位的设计中主要定位是应用调蓄区正常蓄水文面对法泵站的站前水位进行计算,数值是泵站的最大负荷数值。

设计水位主要是采用调蓄区正常蓄水位与最低蓄水位的平均值,最后推算到站前的水位。这种方式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设计人员全面的了解大泵站的排涝能力。最低运行水位是调蓄区的最低蓄水位,推算到站前水位。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平局水位,此项数值的主要设计运行水位相同的水位,保证大泵站设计合理。

结语:

大泵站内部河网密布,水系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明显,在排涝规模设计中要结合具体的环境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设计过程中要重点参考运行效果和各项设计水位的情况充分调查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保证设计工资的合理性。在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调蓄区的规模、合理布置各个站点,减小排涝泵站的装机容量,以此加强整个大泵站的防洪能力,是排涝设计更加的合理。

参考文献:

[1]刘兴华. 基于河网区域排涝泵站布局规划探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1):27-29.

[2]郑雄伟, 王霞, 康瑛,等. 丘陵地区城市排水防涝标准及泵站规模探讨[J]. 给水排水, 2016, 42(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