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

2018-10-19史丽玉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措施

史丽玉

【摘要】农田水利管理不仅在防汛抗旱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也是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管理建设,充分发挥防汛抗旱的积极作用,改善基础设施、创新管理技术,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

1、农田水利抗旱防汛管理重要性

我国北方区域水资源相对较少,容易发生干旱,兴建水利工程后在河流汛期时进行蓄水,干旱时进行放水灌溉,使农业生产能避免干旱的影响。但是目前来看,这一地区的水利工程还不足以抵抗大型洪水和干旱。而水库的蓄水能力对特大干旱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所以对水利工程进行防汛抗旱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南方地区雨水多容易发生洪涝,大型洪涝灾害会冲毁农田和房屋,使农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遭受巨大损失。要针对具体情况修建水堤、沟渠等工程,以为农业生产带来最大效益,同时加强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管理,以使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最大效用。

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可以弱化自然灾害的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现象分明,南方多雨、北方少雨干旱,利用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农业生产,可以弱化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功能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应用,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和周边环境的结合,创造多样化生产模式,使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更加有效和协调。以及在水利工程弱化自然灾害的基础上,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以促进农民在掌握先进技术,提高农业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避免农田的土壤碱盐化和水土流失,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

2、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的现状问题

2.1基础设施功能的老化

农田水利管理的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根本,可以有效地进行抗旱、防汛工作。尽管我国在农田水利管理的设备上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但仍然存在设备老化的现象,并且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的地方,对这些老化的设备进行维修非常困难。我国的农田范围广阔,对水利灌溉的需求也极大,但是满足水利灌溉条件的农田面积却很小,且许多水利设备的配置也很低,基础设施功能发生老化,导致了农田水利灌溉的效率不高。

2.2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20世纪末,我国政府开始对农田水利管理方面的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综合整体的农田水利管理和设备的发展来看,我国农田水利管理方面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相关部门只是就农田水利管理的某一个方面投入建设,没有对农田水利管理的设备和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缺少在农田水利设备管理方面的资金投放。此外,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管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相应的问题,这导致农田水利管理中防汛抗旱的作用难以发挥。

2.3农田水利管理方面的缺失

农田水利管理方面的缺失直接导致防汛抗旱功能的降低。其中,水利设备产权不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管理的有效性。一般来看,农田水利设备大多数由基层的城镇水利服务站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改变,使得城镇农村水利服务站的管理职责被削弱,又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所以造成了农田水利管理的形式化。除此之外,灌溉用水、用电所产生的费用较高,使得许多农民不愿意进行灌溉,这也大大地降低了农田水利管理的效率。

3、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完善策略

3.1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多元化建设

我国应积极建立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为此,政府应积极改革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公益性的水利项目,促进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多元化发展。并且,我国应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促进资金筹集,实现政府与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局面。另外,在市场环境中,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应开展自我发展的投入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自身經济效益,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发展。

3.2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农田闲置、农田水利工程利用效率高这一问题,我国应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改革土地流转体制,使闲置土地转移到其他农户手中,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扩大土地的种植规模,增加农田的灌溉需求,进而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充分发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利用价值。

3.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积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农业发展功能和防汛抗旱功能,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支持力度。首先,政府应积极出台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政策,以政策和制度的形式确定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建立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收费制度,加快农田水利工程改革,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购置高质量的水利工程设施,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另外,我国应积极对农田灌溉进行财政补贴,减少农民使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经济负担,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在农田灌溉中的运用;最后,政府应积极为农田水利工程提供技术保障,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科技水平,优化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效果。并且,政府应积极改进农业工程技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

3.4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在农田水利设施的应用中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以保证农田水利抗旱的有效性。要将节水灌溉技术纳入到农田水利管理当中,掌握好管理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同时减轻农业污染,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在现有节水灌溉技术基础上研究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以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牵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的管理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田水利管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田水利管理上,防汛抗旱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农田水利管理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防汛抗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芯.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95.

[2]马权清.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1):29-30.

[3]邓建芳.论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重要性[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6):60-61.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管理措施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浅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