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研究

2018-10-19袁冬冬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态理念应用现状研究分析

袁冬冬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处于迅猛发展中,并且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设计中使水利工程的建设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我国可持续發展的战略要求相一致。接下来在本文中将从生态理念的角度分析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重大意义,并且对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客观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理念;应用现状;研究分析

1、前言

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水流,防止或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并且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节,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经济和生活具有便利性的同时也会对区域气候和生态景观造成消极的影响,水利设计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水利工程发挥重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在水利设计中应用了生态理念。本文从生态理念的特点出发通过更合理的水利设计推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2、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特性

水利设计就是通过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工建筑物来对水量进行调节和分配,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如修建堤坝、水闸、进水口、出水口、渠道、鱼道等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较大,施工范围广,涉及到的领域很多。由于需要在很大面积的土地上进行施工,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做到可持续发展,水利设计的理念就要做到科学合理与自然相协调。

2.1自然性

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设计的出发点要以生态环境的自然性为基础。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目的就是为了保持水利工程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利工程的建设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自然性,既可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同时也最大程度地维护生态平衡。

2.2经济性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可以对生活和工业用水进行调节,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止洪涝灾害、蓄水灌溉、水力发电的作用,发展清洁能源,获得经济收益。

2.3社会性

水利工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4可持续性

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对自然条件的改变达到调节水资源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减少水患同时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建设是为了使自然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必要性

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水量大小的调节和适当的分配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对于污水饮水的处理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部分地区水流过大造成的水土流失等,进一步保证了自然环境的良好性,促进了生态平衡。水利工程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可以进行航运,在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便利的同时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并且经济效益的创造是以绿色能源为基础进行的,符合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农业生产来讲,水利工程便于农业开展,如渔业、灌溉业发展,同时也促进农产品运输。总之,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对于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4、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水利设计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成长阶段,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我国对于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已经加大了重视程度,在实际的应用中不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4.1水利设计可参考的水文资料不足

在水利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时需要大量的水文资料进行参考。为了保证水利设计更加符合当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人员需要在进行设计时参考当地的水文资料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做出最科学合理的水利设计方案。但是目前在我国水利设计中对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不完善,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设计时可参考的水文资料不足,因此无法判定水利设计对于生态环境的友好性,无法从整体上对水利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进行完整的评价。

4.2水利设计人员生态保护意识不足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调配水量减少水害,并且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水利工程的建设工程量巨大,建设面积广,同时对于工程设计的专业性要求严格。水利工程建设的依据是水利设计方案,水利设计人员作为主要策划者,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和科学的设计理念。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乎到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使用性能。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设计人员大多把重点放在水利工程的经济效应和水量调节减少水害的方面,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水利设计中体现不出生态保护意识。水利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在方案中注入生态保护意识,才能使水利设计符合目前的发展要求。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保护意识,这就要求水利设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从目前水利设计的现状来看,水利设计人员在专业技能上基本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但是无法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无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水利设计。

5、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举措

针对上述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加以改进。

5.1加强对水文工作的开展力度

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由此导致了我国各地区之间的水量存在巨大差异,水旱灾害在多个地区频繁发生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我国各地区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就成为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原因。为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持生态环境良好需要在水利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水文资料在水利设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水资源的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水利设计中应该充分参考水文资料,对水利工程开展的地区的水文情况有着详细的了解。加强水文工作的开展需要水利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配合,不断完善水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使得水文资料在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5.2注重培养水利设计人才的专业素养

水利设计人员是水利工程建设最主要的策划者,水利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开展,生态保护理念是否可以得到落实。水利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对生态理念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了解,目前我国水利设计与生态理念的应用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应该加大对水利设计人才的培养使设计者对水利设计以及生态理念都有一个新的认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5.3加强水利设计与生态理念的融合

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保护的理念,也就是在水利工程功能的基础之上与生态功能相融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水利设计进行新的优化升级,确保水利工程的功能与生态保护的功能相契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最大限度保证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水利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保障我国水利工程满足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多的与生态理念相结合,使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不断的措施进行改进,并且在水利设计中融入新的技术、新的工业、新的装备,一定可以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好的效果,从而推进我国水利工程快速稳定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飘.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低碳世界,2016(01):58-59.

[2]畅成喜.对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04):15-16.

[3]李伟.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初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10):215-216.

猜你喜欢

生态理念应用现状研究分析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