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成长加油站的建设与管理探究

2018-10-19罗仲耿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党性高职院校

罗仲耿

摘 要:高职院校是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与数量在不断地加大,学生的人数也在持续增长,可以被党组织认可、培养、吸纳的、满足入党条件以及具备入党意愿的优秀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同时,也难免让一些入党动机不纯正、思想后进的学生趁着党员名额增多的时机,混进了优秀的共产党员队伍中。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群体有着对党组织的重大作用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增长过快的现象让党组织有点担忧,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是否发展规范、是否履行了党员的义务、是否认同自身的党员身份,此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成长加油站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初探。

关键词:党员建设;高职院校;党性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良好形象,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得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队伍的党性理论素养与工作能力水平在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中得以提升。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成为了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先进与否,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作为高职院校生中的一员,每一天都在相同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学习[1]。形成一个学生党员发展的良好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氛围,能够源源不断地将最优秀的高职院校学生吸纳入中国共产党。反之,如果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表现出懒惰、浮夸、后进等不良习惯与风气,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对党的正确认识,产生对党的不信任与不认可情绪,不利于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如此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党组织必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有效地引导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事业能在高职院校健康地发展,完成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使命。

1.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成长加油站的建设必要性与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从 1921 年成立到现在,经历了革命初期的成立的困苦、经历了解放战争中的战火涅盘、也经历了文革时期的茫然与迷惑,如今来到改革开放后期的建设中。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相对应的指导思想与方针政策,根据时代性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党章修整,明确对党员的思想引领,培养出大批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献身于革命战争以及经济建设中。当然,不论何种时期,党员的党性修养高低都会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变化,为此,正确的思想引领对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有重大影响,也决定着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否能持续向前发展,认识到完全掌握的一个过程,必须使自身党性修养的锻造伴随自身生命的延续。",从中华 5000 年的权力更替历史中看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由此可以肯定,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得到人民的认可、拥护与支持是党执政的牢固根基。而党员的党性修养高低,能够影响到人民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必须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必须重视自身党性修养的提升、必须在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肯定;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观察问题,总结出"党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的结论。中共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过迷惑与怀疑,必须时刻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要随着时代特点的变化,修正以往发挥重大作用而现今却不适用的思想。要紧跟当今时代要求,坚持和完善党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使党员有先进的指导思想做指引,引导党员党性修养的形成适应时代的变化,永远保持先进性的优势。为此,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未来与基础,对自身党性修养的锻炼与提升应该有着强烈的紧迫意识[2]。

2.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成长加油站的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提升高職院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有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保障党和国家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当前进行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党性修养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党性修养是党性修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中国共产党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学生党性修养问题研究可以丰富党指导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与措施,可以丰富党在群众中扩大党的影响力的理论与措施,还可以丰富党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的理论与措施,从而不断完善党的理论建设,使其更加全面。他们把党员身份作为进入国企、国家政府机关等热门职业的敲门砖,从他们成为党员的那一刻起,就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不愿意继续进步,缺少了继续前进的动力;还有一些党员仗着自己党员的身份,对同学进行错误的引导,认为党员的思想汇报与半年总结是没有意义的,不能随时地检查自身的缺点也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对待党组织生活会没有相应的纪律观点,不认可自身党性修养的提升等恶习,这些不良风气与做法给党的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3]。因此,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必须拥有在生命的历程中坚持不懈地提升党性修养的决心,不仅自身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与过硬的业务能力,还要通过自身的优良作风引导他人进步与成长。这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促进党和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一)抓住学生党员成长的过程做好教育和管理

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是党的性质的必然体现,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学生党员是一个流动的主体,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也应当是一个立体流动的过程。

首先,充分利用入党宣示仪式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举行一定规模、庄严、严肃的“新党员宣示仪式”,让每一位新党员牢记面向党旗立下的誓言,同时向在座的老党员、入党申请人、任课教师、同学宣告自己开始了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扬起了共产党员这面旗帜,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觉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自觉接受监督。

其次,必须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要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指导,制定严格的学习制度,不仅有明确的计划,而且有具体的要求,做到学习前有安排、有主题、有内容,学习中有发言、有讨论、有记录,学习后有体会、有汇报,力戒政治理论学习的随意性和无序性,要为学生党员继续学习政治理论,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提供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第三,充分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通过“压担子,担重任”等途径,将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具体化,融入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求学生党员“做学习的模范、做工作的模范、做团结的模范、做守纪的模范、做劳动的模范”,同时,应当为学生党员提供锤炼提高自我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校内工作和校外实践中挑大梁、唱主角、受锻炼,给他们张扬个性与表现创造力的空间,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独当一面的工作水平、承上启下的能力素质、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处处得到发挥。

第四,建立学生党员综合考评体系。根据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的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具体可细化到思想汇报、学习成绩、组织纪律、社会工作、社会实践、业务能力、同学意见、奖惩情况等方面,使学生党员根据这些标准全方位地规范自己、提高自己。同时可据此建立学生党员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党员入党后得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得发展过程,系统展现每一名学生党员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翔. 论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2(6):128-129.

猜你喜欢

党性高职院校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