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2018-10-19姚丽华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微博高校图书馆

姚丽华

摘要:微博是目前流行的一种网络信息交流工具,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微博客开展互动的信息服务、参考咨询等工作,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本文介绍了微博的概念和特征,探讨了微博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及意义。

关键词:微博 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网络应用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微博自2006年产生以后,用户飞速增长,截止到2011年底用户已达2.6亿人,它的应用也逐渐得到图书馆人的认同和利用,对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来说,研究微博、利用微博既将是一种趋势和潮流。

一、微博概述

1.微博的概念

微博是用户可通过网页及移动设备(手机、PAD)等方式向个人微博发布短消息,文字内容通常限制在140个字之内,还可上传图片和视频等。成立于2006年3月的Twitter是微博的源头。

我国在微博发展方面要晚于国外,出现的时间是2007年,建立了类似的社交网络平台即微博。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在之后的短短几年中,国内达到普及阶段,如今比较通用的是新浪和腾讯微博。

在微博平台上,用户可以免费注册账号,发布信息、转发信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用户、创建微群和加入微群。用户可以利用微博发私信给他的朋友或粉丝进行交流沟通。在同一个页面上就能读取所关注用户发布的信息,在微群里可以看到群内成员发布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微博网站等更新信息。

2.特点

⑴即时性

微博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这与微博终端的多样性有关,它可随时随地上传使用者的想法、想要发布的信息,或进行突发事件的直播和报道。

⑵裂变传播性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又不同于QQ和手机的点对点传播,也不同于BBS等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快速传播。

⑶互动性

人们不仅仅可以阅读微博内容,还可以发表评论,对微博内容进行转载。人们不仅对微博本身可以进行评论,对微博的评论还可以进行进一步评论。人们可以通过微博与粉丝进行互动沟通,微群还可以就某个话题群内成员进行讨论。

④精炼性

微博的文本字数要求控制在140个字左右,这就要求发布者精炼语言,言简意赅地表达内容,从而使发布内容更加言之有物,切中主题,因此产生了很多网络语言和微博用语。

⑸共享性

用户可在自己的微博首页上看到关注者的微博内容,粉丝们可以通过他们的主页看到自己的微博内容。在微博主页中可以通过话题找到某些热门事件的微博及评论,在微博 “找人”栏目中输入某人的名字,便可浏览他发布的信息及有关评论。

⑹便捷性

微博普通用户的使用是免费的,只需注册就能在不同移动终端及微博网页上使用。对所关注的用户可随时收到其更新的信息并与其沟通和交流。

二、微博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有别于其它图书馆,主体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的服务方式,如每所高校、学校中的每个院系及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官方微博,便于推广、沟通和交流。

1.图书馆公关宣传与推广媒介

充分利用微博的优势,先将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内容、特色资源等用精炼的语言推出,引导用户浏览图书馆网站,进而发现需求,最终使用户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微博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手段,可以推动图书馆发展,建立品牌形象。

2.资源和服务项目推荐

通过微博,图书馆可以主动发布最新动态信息,及时宣传和推广图书馆开展的新服务项目,对于激发用户利用图书馆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图书馆可在微博上向用户推荐图书馆新开展的服务项目内容,通过用户之间的传播,使更多的人知晓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3.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通过微博,采访人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与教师、学生及学科馆员进行实时沟通与反馈,及时评价和筛选优质资源。用户发现新资源时,可以通过微博及时地与图书馆建立联系,快速获得图书馆采访馆员的反馈信息与参考建议。

微博的应用,可以使广大师生参与到图书馆资源采访工作中,采访馆员也参与了参考咨询服务,采访馆员可以凭借对馆藏资源熟悉这一优势,在馆藏资源咨询工作中发挥其得优势。

4.参考咨询

微博应用于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实现了图书馆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即便馆员不能及时回答用户的问题,其他用户也可以通过微博帮助解答问题,既能解决图书馆咨询馆员不足的问题,又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微博为参考咨询馆员、用户以及专家学者架起了高效的沟通桥梁,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社会化、更加贴近用户需求,使图书馆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

5.用户培训

微博使用户培训对象社会化,培训方式更加人性化,而用户则通过微博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与他人共享,提高用户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用户培训的时效性。

6.图书馆内外的学术交流平台

微博的简单易用和即时发布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图书馆内部学术交流可以是馆内交流,也可以是馆际交流。

三、微博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的意义

1.宣传图书馆,树立图书馆良好社会形象

图书馆通过微博可以将图书馆的使命、目标、愿景等传达给用户,也可以将图书馆的馆藏信息、活动动态、服务项目等发送给用户,使用户真正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可以改往用户心目中图书馆仅能提供借还书传统服务的形象。

2.将图书馆服务由被动变主动

图书馆可以通过微博实时跟进用户的最新需求,也可以微博客为平台,向用户及时地发送一些如网络资源推介、新书推荐、讲座视频链接之类的信息,使图书馆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

3.挖掘图书馆潜在用户,扩展图书馆服务的虚拟空間

图书馆开通微博,可提供更多的有条件,使潜在用户了解图书馆,从而将广大的潜在用户逐步转变为图书馆的现实用户,扩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空间,延伸服务功能,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用户只能到馆才能接受服务的模式。

4.促进馆员交流,有利于提高馆员业务水平

馆员之间通过微博平台,可就图书馆工作进行交流和探讨,实现馆员隐性知识的共享;馆领导与馆员通过微博交流,可使馆领导及时发现馆员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帮助员工使问题得到尽快解决。

5.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因此,要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就需要延伸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拓宽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载体,它以独特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在其应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在诸多方面提升着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微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信息交流方式,以其便捷、即时、快速、互动等特性,成为人们新的网络沟通交流平台。图书馆界要逐步将微博融入到信息服务中,在图书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牛红艳.为图书馆围上“围脖”(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29):4

[2]贾莉莉.微博与图书馆品牌形象的建立(J).中国轻工教育,2011,4

[3]董基娜.微博客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析(J).江苏图书馆学刊,2011,4

[4]刘晓艳.图书馆微博服务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1,9

[5]付希金;张浩然;张博;宁梓煜.微博客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11(08)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微博高校图书馆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