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
2018-10-19王真保胡磊
王真保 胡磊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 2018) 9-290-01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加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数字化技术的推进下,如今社会已迈入大数据时代。本文主要对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进行研究,首先对国有企业档案建设的现状进行一定了解,然后介绍了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的含义,最后对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 国有企业 档案 数字化
一、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国有企业不断对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最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然而在实际档案数据管理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发展缓慢,尤其是与其他部门相比,档案管理数字化才刚刚受到企业的关注。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问题逐渐受到国有企业的重视,因此目前档案数字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档案数据的信息化,实现檔案数据传递方式的网络化与智能化,进一步完成档案数据管理服务的远程目标。针对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应该对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避免出现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出现数据信息使用不统一的问题,提升企业档案数据的传递速度,提高信息的传输及使用效率。
二、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的含义
(一)档案信息资源
明确国有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是进行数字化建设的第一步,必须先确定档案信息整合内容,把这些数据进行数字化转变,这是进行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基础。档案数据信息化建设就是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以传统方法进行保存的档案数据进行数字化转变,使其形成有序结构的信息资源。
(二)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要占、 第一,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遵循科学性与合理性,不是仅仅把纸质数据信息转化为电子形式,而是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系统,使用目录检索方式升级数字化管理形式,尽可能考虑到档案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二,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档案管理数字化并非把传统的纸质档案数据转化为电子形式,而是要将档案数据进行系统而连续化的整理,将这些数据进行最具系统陛的分类,使档案信息数字化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第三,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具有特色性,每个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方式都不相同,必须要各具特色才能发挥其最大使用价值。最基础的,企业档案信息必须是完整而真实的,然后还要具有国有企业本身的档案数据使用特色,为实现档案数据资源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做好铺垫。
三、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一)国有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
国有企业档案信息资源集成就是将不同来源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同的格式、特征整理使其在物理上实现有机的集中,为国有企业本身提供完整而真实的数据共享便利。在档案数据集成管理过程中,必须完整、有效而及时的收集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知识信息与管理数据,把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行业标准、国内外情报、科技图书及成果专利的资料进行科学整理,转化为统一的格式,使这些数据有序且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加工整理之后放在企业档案库中供企业使用。
(二)国有企业档案信息数据整合
国有企业档案信息数据整合就是共享或是合并来自两个或者更多应用的数据,建立具有更多功能的企业应用过程,通过资源共享方式,对分散异构的互联网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展开优化、升级及无缝衔接,进而完成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合理组织及有效使用。
(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关键,这些素质包含专业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及专业的档案管理计算机技术。传统的档案管理体系较为简单,造成许多档案管理人员不懂现代计算机管理技术,这一点将成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难点,一定要培养复合型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数字化档案管理一定会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历史中一次重大的改革,因此提升国有企业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将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语
伴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大趋所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企业本身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的准备任务,顺兴时代的发展,促进档案数据管理的数字化发展,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快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关华.对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分析和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8 (08):179.
[2]王宁.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 (10):212.
[3]王竞荣,曹景玉.浅谈企业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 (03):179.
[4]乔丽.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J].兰台世界,2011(02):24-25.
[5]孙薇,栾尔川,孙秀英,加强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档案,2009 (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