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初探

2018-10-19朱长元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朱长元

摘要: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培养懂医疗懂管理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践,吸引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优质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非常迫切。

关键词:高职卫生信息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高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和本科有显著的区别,高职学生在在实践方面必须在了解学生的特点后加强对技能培养后进行改革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目前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高职招生的学生成绩差别比较大,有的省份生源比较好,有的省份生源比较差。

2、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全国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不尽相同,特别是实践技能培养的标准差异很大,实践技能教学体系差别就更大了,另外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无从业资格证,而很多医疗卫生机构一味追求高学历要求,导致大量的学生不能对口就业。

3、目前社会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认识不足

很多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时都会说去医院去不了,而企业不清楚我们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若单纯比计算机能力,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比不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说到管理,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又比不上管理专业的学生。这样,很大一部分人都会认为本专业培养目标太宽泛,没有能精通哪些专业知识。

4、专业建设标准缺乏

全国开设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院校几十所,有的侧重病案管理,有的侧重医学管理,还有的侧重计算机信息管理,对专业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院校无论从师资队伍、实训环境还是人才培养方案、教材体系等等都各不相同,难以适应自主招生背景下现代社会对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要求。

二、实践能力培养对策

在自主招生模式背景下,由于出现很多新的现象和问题,需要在学生管理、教师课堂教学、专业研讨等多方面入手,特别是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活动,不断研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加强课堂内外的教学与组织与管理。

1、颠倒的课堂

从新生入学开始在部分课程上进行试点,在上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的情况,将学习的主体交给学生。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促进者,甚至旁观者,而不再是教授者。让学生在课堂中自己成为主持人,成为讲授者,成为点评者。让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也要求人人必须要在这样的课堂上表现自己。

目前在部分课程的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方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他们未来面对职场的自信心。

2、任务驱动法

本专业的绝大多数课程,都有大量的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就采用任务驱动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向,以及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任务题。同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实践的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主动学习,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利用互联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3、案例教学

信息管理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很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学会从案例中分析问题,寻找规律,总结经验或教训,寻找发展的方向,是一个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在部分管理类课程中,贯串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在案例的分析中,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到的知识是和行业无缝对接的。

4、团队合作

国内外很多的教育研究都证明,团队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互联网上就涌现了很多学习型组织。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面对的学习任务是繁重的,独自前行,困难重重。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学习的同路人。在很多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强调团队的重要性。组成团队的方式,各式各样。让学生学会自学,也学会分享。

5、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提高职业能力

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提出的这些课题,在实施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实际。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又让学生走出校门,去亲身体验卫生信息化目前的发展状况,思考自己未来在社会发展中的职业定位与方向。

6、将用人单位专家请进来,完善人才培养定位,增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在新生入学时,邀请专家来进行专业教育,给学生讲这个专业人才在行业内的需求。介绍专业的发展前景。告诉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自身的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平时,我们会不定期地邀请医院信息部门专家、企业业务部门或人力资源经理,来给学生做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卫生信息化最新的发展趋势。

7、聘请毕业生回校担任校外辅导员,激励学生学习

聘请了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在校生座谈,介绍职场经验,回答在校生关心的问题,对他们的学习提出建议。

8、到医院各职能部門或医疗软件企业实习,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为了弥补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和基本实践知识的局限性,和行业上的岗位能力无缝接轨,安排学生到二甲以上医院或者医疗软件企业为期1-2个学期的实习,实习部门包括:信息中心、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由于是复合型人才,学生还是挺受欢迎的。

9、组织各类活动综合性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利用寒暑假布置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行业人事部主管请到学校进行就业指导活动、部分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进行课程设计,毕业不限于毕业考试而是做一个毕业论文或一个项目设计。

10、组织操作技能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开展操作技能比赛活动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参加专业性强的社团也可以让一些学生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11、加强专业研讨和交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派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卫生信息管理相关专业研讨会,和行业一起研讨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

三、结论

在高职自主招生模式的背景下,要求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掘教学新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与活动。

同时,实践教学的设计及其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学校根据不同的条件做调整,多进行研讨凝聚共识。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中心,促进专业健康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孙统达,阮焕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5):62-65.

[2]沈小平,叶萌,王娟.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2014(4):86-88.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