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分析

2018-10-19张磊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中职学生对策

张磊

摘要:近几年来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初、中级技术人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中等职业学校,因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基本上是初级中学的“差生”,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教育难和管理难的问题。本文将从分析我省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入手,浅谈如何抓好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好。而中职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重任,应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职业道德高尚、专业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全面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和胜任现代企业的管理和要求。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是必须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中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点来抓。

一、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一)社会方面

1、社会对中职的办学质量期望过高,往往与当地优质普高作对比。一方面中职学校面对的是较低层次的生源和复杂混乱的学生思想现状,另一方面却要求中职要有优质普高的教育效果。

2、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职责不到位,对文化娱乐市场、营业性网吧等场所监管不力,致使大量未成年人进入,这些学生无心向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职学生。

3、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产物(如暴力、色情影片、书刊、网站等)对学生的误导,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些中职学生,使他们出现了狭隘、嫉妒、暴躁、孤独、抑郁、攻击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甚至一部分中职学生经常发生违纪违法行为。

(二)家庭方面

家长与学校不能很好配合工作,包括三个方面:

1、家长无力配合,本身管教不了子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的压力,近年来我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改变了“家乡宝”的传统观念外出打工,导致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出现,形成了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社会现象。许多中职学生在进校之前,与父母很少有情感交流,好多都是隔辈的老人帮忙照管,甚至是以大带小,这些人往往不是过于溺爱就是疏于管教孩子,有些抚养者甚至自己都还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又哪能照顾、教育好下一代?

2、家长有能力督促子女,但过于放纵子女,偏听一面之词,使学生养成不服管的气焰。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里爆发了,富裕了,家长忙于赚钱和娱乐,很少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只知道给学生錢,对学生的恶劣行径却不闻不问,从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

(三)学校方面

面对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上述现状,中职“教育难”、“管理难”的问题一直在困扰每一个职教工作者,中职德育工作现状堪忧。

1.学校对新生入学关没有把好、抓牢。

由于中职招生不设限,特别是我省近几年来大力扩招,造成生源成分复杂,初中应届生、往届生,甚至一些社会青年都成为中职学生,为学校以后的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

2.德育工作缺乏指导性、长期性、系统性,德育教育缺乏可操作性。对于我省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近年新建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虽然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工作,在大会小会上也都一再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就目前来看,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素质管理体制,没有科学的学生道德素质测评制度,也没有适合学校特点的学生道德素质反馈制度。往往是会开了,课讲了,就算完成了,对于学生具体接受情况如何,没有适当的举措来收集、分析与监控。

3、德育班子队伍建设不力,班主任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跟不上时代步伐,与学生沟通能力不强,教育效果不理想。首先,除安宁职中等少数几家学校外,我省大部分学校缺乏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手和骨干队伍,是制约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软肋。其次,学校对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学生干部等进行专门系统的培训与管理太少。学生工作多是由学生处(政教处)、团委等部门个别应对,学校德育工作未形成合力和全网式覆盖,还停留在点、面水平。

二、提升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对策及建议

学校要努力完善和建构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展开全程管理,实现德育工作的高效化。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细节管理,注重养成教育。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学校应发动全体教职员工齐抓共管,从新生一入学开始,就着手抓文明行为的养成,要让学生知道企业对职工有哪些行为规范,从习惯入手抓养成教育,制定学生的一日常规,某个时段着重解决某个问题,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这样方能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阶段化。

2、抓住一切可能的契机,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很多老师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和政治、语文等文化课教师的事,与其他专业课教师无关。其实不然,中职教师要结合各专业课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找准“切入点”,结合身边的实际和社会的热点进行分析,重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品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德育教育合力。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的重任,而面对我省中职学生现状,我们只有在一手抓技能,一手抓思想品质,两手都要硬的情况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实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才能真正改善我省现阶段各级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和职业道德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 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合群 主编

[2]《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 马学平 耿学超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中职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论语》中汲取文明礼仪养成的营养探析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