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建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建议

2018-10-19王志美王肖巍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课程考核工程测量教学方式

王志美 王肖巍

摘要:工程测量作为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环节。但在课程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学时少,仪器操作不熟练、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课程建设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考核的改革建议以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

0 前言

“工程测量”对于土建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其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相应工作岗位的“基石”课程。但由于许多土建类学生非测绘工程专业,因此往往在课程设置上学时有限,并不能让土建类学生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技能及各类内业计算。因此基于土建类专业进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显得格外重要。

1 课程建设目标

土建类专业包含的专业众多,如: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各专业的设定在于培养不同岗位和技能的人才,因此“工程测量”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贴合各专业的需求,不能“一视同仁”。因此在制定课程建设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出符合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标准(2)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教案(3)制作出图文并茂、注重理实结合的PPT。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者通过数年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教学发现,学生对已学理论知识和仪器的操作容易遗忘,进行内业计算时错误百出,仪器操作效率低下,学习热情较低,究其原因在于学时设置不够,课堂外实践环节不足,和本专业的就业未能联系起来。针对诸类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应有所改变:

(1)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注重实践环节。(2)加强课外开放实践环节,以弥补课时不足。(3)强调仪器操作能力和内业计算能力。(4)强调各测量技能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及前后课程的联系。(5)尽可能多地介绍测量学中的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以便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3 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的执行是关键,只有选择“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经过与其他老师的探讨和作者个人经验的总结,并且付诸实践取得效果之后,发现下列方式比较有效和可行:

(1)在平时教学中树立严谨的态度去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学习态度。(2)可在开展教学内容前,对教学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总结,让学生提前思考并进行分组讨论。(3)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影像资料辅助教学,适时“翻转课堂”。(4)将仪器生产商引进校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新技术,激发学习兴趣。(5)举行仪器测量“大比武”,所得成绩占平时成绩较大比重。(6)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测量比赛,夯实测量技能。

4 课程考核的改革

为验证教学内容的可行性以及课堂效果的良好性,课程的考核是一个很好的“试金石”,它既能够很好地反应实际情况,也能帮助教师纠正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能力。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教学反思。

课程考核需要建立一套缜密、科学、与实践环节结合紧密的考核办法,将下列因素纳入综合考核成绩:(1)课堂表现(含随堂作业)。(2)课后作业。(3)“大比武”成绩。(4)期末考试成绩。

5 总结

目前,各种新技术,新思想,新科技不断涌现,教学资源也是极度膨胀,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工程测量”课程执行的各环节也需要同步变革。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开拓者”,应随时关注新时代下各种与课程相关的信息,从教学资源中汲取营养,做出准确的判断,把握良好地改革契机,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谭衢霖,杨松林,王斌.工程测量课程研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J].测绘通报,2010(12)

[2]汪祖民.對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测绘通报,2002(08)

[3]陈伟清.城乡规划专业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测绘,1999(04)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应用型大学基于BIM的施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62059

猜你喜欢

课程考核工程测量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