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常规教育与自控能力的培养

2018-10-19王冬梅

求知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控制能力自控常规

王冬梅

摘 要:文章站在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进行常规教育的角度上,简明扼要地分析了影响孩子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原因。发现了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手段。所以,学校在进行幼儿常规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特点要进行了解,保证教育秩序的短期时间目标得以实现。

一、自我控制能力的内涵

(1)在自我控制能力中,含有对结果、条件、行为之间,列联关系的评价以及预测的能力。所以,获得自我控制能力必须将对规则的内化、接受以及理解作为前提基础。

(2)自控能力是主体按照要求和规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所以,自控行为的要求就是执行规则的能力,而执行规则跟个体动机的控制倾向有关系。

(3)个体的自主性主要在自我控制能力上有所体现,自我控制不但指对其他人给予的行为标准与权威进行服从,并且指按照选择的目标和信念做事。因为由他人监督主体行为时,很难体现其主体性,所以,要对个体的自控能力进行考察,考察行动的进行要在没有外界监督的环境下。

综上所述,关于自控能力的概念可以大概定义为:主体对身心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在外界没有对其进行监督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地对冲动进行抑制,对于规则可以遵守,来使自己的行为可以达到符合自身期望以及社会的能力。

二、常规教育对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

幼兒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常规教育的措施以及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到幼儿的年龄以及个体的差异,根据孩子自控能力发展的特征,对其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使现在幼儿园对将协调一致作为标准、对将即时纪律进行维持作为唯一目的的常规教育进行改善,要让常规教育回到正常的,对孩子有益的,以对孩子自控能力的促进作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发展道路上来。对孩子来说,在幼儿园这一阶段的生活,无疑是孩子接受集体生活的规则以及纪律管束,感受社会和集体的主要场地。所以,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中,它是最可以让孩子对平等交往以及集体进行感受体验的场所。从这一方面讲,可以认为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跟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1]。

三、进行常规教育对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优劣势

1.常规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托班以及小班的孩子,进行常规教育时,重点应该放在使幼儿对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生活的过渡上,在对中班的进行常规教育时,重点要放在让孩子跟他人的和谐相处上。将日常生活当中的人际冲突作为突破点,教给孩子在进行集体生活时,所要遵守的规则,教会孩子一些社会交往的规则,比如进行轮流交换等,对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冲突进行解决,使用一些比较基础的社会规范,来对自己的冲动行为进行控制。大班的孩子因为即将进入小学,所以在进行常规教育时,其重心应是孩子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进行常规教育时,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有害的现象

(1)用整齐划一对常规教育的效果进行衡量。在进行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常常使用评比以及检查的方式,对幼儿的惯性要求还是以到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或者是一步到位,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个体的差异。

(2)在评价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尺度时用听话作为评价标准。用听话来对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要求以及衡量,不但导致我们对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评价不客观,也容易致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过度的控制,造成孩子内心的焦虑[2]。

总的来说,自控能力在幼儿早期的心理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影响,教育管理者以及教育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转变,改革幼儿园的评价体制、管理模式以及办学机制。

参考文献:

[1]吕牡丹.浅谈幼儿园常规培养与幼儿语言交往能力[J].小作家选刊,2017(22).

[2]陈 芳.浅谈幼儿园常规与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5(30).

猜你喜欢

控制能力自控常规
哲理漫画
常规之外
康复训练对精神患者控制冲动行为能力的对照分析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篮球裁判员水平提高途径探析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