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析

2018-10-19黄艾华

求知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车间理论中职

黄艾华

摘 要:为了更好保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学校都采用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培养学生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质提高一体化学习模式,以便为学生学习工作提供更多可能性。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全面的在各所中职学校应用了,所以文章就主要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析。

一、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一体化教学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新型理论,最开始是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理论,后来逐渐发展成重要的教学理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在理论学习中为了更好地检验真理,所以有必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而形成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作贡献。这就说明深入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全方面发展学生能力,而就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本身来讲,专业的特殊性,更需要实践课程的加入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日常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学会并且会用。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形式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一对多的形式为主,再加上书本内容的枯燥,和专业的难度性,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或者听不下去,这就让学生没有办法及时消化课堂知识。并且电子技术是一门以技术为主的学科,理论性过强并不符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特性,大篇幅的知识灌输对于专业的学习帮助并不明显。

2.理论性过强

由于教学使用的书本都是很多年一直使用的,内容更新很慢,很多电子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并不一定有实用性,所以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轨,理论性过强,而且电子技術本身又是一门技术课程。所以即使掌握了书本知识,还是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三、一体化教学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如何应用

1.教师与师傅一体化

教师虽然掌握了相关专业操作,但是对于现在专业应用并不是很专业,所以通过采用教师和车间师傅一体化教学方式,学生会接受到更有实用性的技术教学,这就保证了教学和社会的衔接性,为学生就业提前打好基础。在实训室上课,可以将实训室模拟成企业车间,将学生分成众多小组,每个小组的调试、检验、装配等由不同角色的学生来组成。这种教学法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团队配合的重要性,还有利于他们了解企业流水线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2.实践与理论一体化

通过改变传统思维的禁锢,开放课堂学习,教师根据大纲要求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使其贴合实际。所以课本内容的基本理论,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讲解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车间工作流程,使其利用课上时间充分掌握学习知识,避免出现传统课堂单一传授模式的死记硬背的情况,从而真正实现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目标。

第一,要有专门的电子技术维修操控室,并且提供专业书籍和常用知识的解答,保证学生可以进行基础操作。第二,提供专业的工作实习实训,因为电子技术专业是以学习技术为目的的,确保理论可以直接进行实践操作,保证学生都能得到能力训练。

3.作业与作品一体化

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一定会根据课程要求给学生布置作业,但是因为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对于尺度的把握不是很准确,导致大多数学生的作业很敷衍。但学生通过车间实训以及车间师傅的专业指导,对于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当然也一定要保证操作的安全性。通过车间产品生产流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将作业当成车间产品的要求去做,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学习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性,并且达到教学要求。

四、结语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推行确实提高了教学效果,最重要的一点是贴合了专业特性。因为中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那么实践操作就是一体化模式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一定会成为优秀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有文,金卫卫.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教学进展及优化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158.

[2]赵晓东.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

猜你喜欢

车间理论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超过定额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扶贫车间”拔穷根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A7_p69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