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英语阅读教学,培养高中生思维品质

2018-10-19刘敏

文理导航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高中英语

刘敏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是高中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为了培养高中生的思维品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词汇、句式、语法等方面的教学,而是要深化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思维品质

英语阅读历来是安徽省英语高考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也经常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然而,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往往只注重传授英语单词、英语句式、阅读技巧等方面,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指出,思维品质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这一重要变化凸显了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弥补了以往英语教学忽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所带来的缺憾。

一、思维品质的含义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所谓思维品质,其实质就是学生思维的个性特征,它不仅反映了学生个体之间智力和思维的差异,也是衡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思维品质主要包括系统性、深刻性、敏捷性、独创性、灵活性和批判性六个方面。思维的系统性主要指学生分析处理、归纳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有序程度;思维的深刻性主要指思维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現为学生能否经过思考找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思维的敏捷性主要指思维的速度,敏捷性越强,学生在阅读中越能迅速地提炼和内化信息;思维的独创性主要指思维的创造性,表现为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推陈出新、形成创造性成果等;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指思维的应变水平,思维越灵活,学生在阅读中越能更好地从不同角度分析、推理、演绎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批判性主要指在思维活动中不人云亦云,不循规蹈矩,不简单地依据以往经验或服从权威,而是能够运用恰当的标准进行独立思考,主动调整和校正自我意识,最终做出有充分依据的判断。因此,加强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教学不能仅对学生进行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应凸显语言的人文性和价值性,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我们英语教师应从以往的表层结构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学会用英语语言表达其思想,过渡为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语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升高中生的思维品质:

1.利用设问引发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及时向学生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从而利用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词、句等进行信息的提取和分析,研读出文章蕴含的深层意义,揣摩出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以深入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笔者在让学生阅读英语美文“A Father and A Son”时,在略读环节中,笔者让学生迅速阅读材料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样的要求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于此,笔者给出了这样的提示:“The main idea should contain four elements: when, where, who and what.”经此引导后,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概括叙事文章应该把握的要素,为他们顺利概括全文主旨奠定了基础。在深度阅读环节中,“Hold on to me tight”这句话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为了让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笔者设问道:“Why did the father say ‘Hold on to me tight?”经此设问,学生们认真思考起来,并认为这句话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所以,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善于发问,从而引导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理解事物的本质。

2.借助头脑风暴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针对此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学生阅读英语美文“A Father and A Son”后,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qualities should a good father have?”并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如图所示)进行“头脑风暴活动”,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独创性

高中英语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社会地理等跨文化知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重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改背景下,一些老师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热闹,学生们学的也都比较忙碌,然而学生连短暂的思考时间都没有。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笔者认为,教师精辟绝伦、眉飞色舞般的讲解终究代替不了学生的思考。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把握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不断引导和启发他们独立分析、思考,发表独特见解,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提升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独创性。如在学生阅读完“A Father and A Son”后,我们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What would the observer do if he had a child when he saw the train?”这种新的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让他们基于阅读材料进行再创造。

4.转变学生定势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是不会定势思维、人云亦云、墨守成规、迷信权威的,他们往往能够经过思考,提出新奇的见解,从而表现出思维的批判性。我们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就是要不断扭转一些学生定势思维、服从权威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思维,打开思路,促使他们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具备说服他人的勇气和信心。如在阅读完“A Father and A Son”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Do you agree with the fathers family education? What would you do to give your child education?”在讨论中,很多人是比较认同这位父亲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并且认为这个父亲很伟大。但是,却有个别学生不认同父亲淡化人种观念的教育方式,认为这位父亲应从小教育孩子自己作为一名黑人所面临的种种不利处境,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后的社会会让他明白这个道理。

5.利用竞答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与其它思维品质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其它思维品质都有一个思维的过程,而思维的敏捷性缺乏这样的过程。同时,思维的敏捷性又与其它思维品质有着一定的联系,主要体现为思维的敏捷性是以其它思维品质为基础的,没有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学生很难在处理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周密、正确的决断。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采取竞答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如在阅读完“A Father and A Son”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迅速回答问题:“Please use some words to describe your relationship with your father.”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结束语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是高中生核心素养之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能仅停留于对学生进行词汇、句式、语法等方面的教学,而是要深化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从而使高中生经过学习,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以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聪萍.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问策略[J].英语教师,2017,06:132-140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阅读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