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8-10-19黄琰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质量监督水利工程

黄琰

摘 要: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地监理过程不规范,检查记录内容不规范。质量监督检查系统采用监督检查过程控制、统一工程编码、角色权限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监督检查、监督分析、工程管理、组织和人员管理等功能。该系统对进一步规范质量监督行为,提高监督检查工作效率,统一监督工作流程,规范记录内容,提高检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质量监督 检查系统 水利工程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办公工作的信息查询统计主要依靠人工逐层检查统计,简单的书面报表汇报,不能有效、准确、及时地查询、统计和分析相关工程信息。质量监督主要依靠质量监督人员检查现场,而水利项目有大量的方面,不能及时、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水利工程,严重影响质量监督机构掌握的监管效率和强度的责任。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质量监督活动日益增多,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要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相应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涉及许多业务环节和管理要素[1]。

1 系统总体设计

1.1总体架构

本系统包括6个主要层次和2个体系。6个主要层次为:用户层、应用层、支撑层、数据层、网络层以及采集层;2大体系为: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用户层:系统面向全省不同的质监机构用户提供不同的页面和权限。用户可分为省级用户、市级用户和县级用户3大类。应用层:质量监督检查系统,用户可进行直接操作的内容。支撑层:负责为用户提供认证、数据、流程和报表等服务。数据层:负责数据的管理,实现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维护等。包含水利工程数据库、登录用户数据库、单位信息数据库、监督检查数据库等。网络层:包含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防火墙和路由器等。采集层:主要为人工输入工程、人员、监督检查、资料等信息。安全体系:对系统网络部署区域按照等级保护三级的标准进行防护,包含边界防护、网络传输、计算环境3部分。标准体系:包括工程信息编码和监督检查意见编码等[2]。

1.2 功能设计

该系统主要包含监督分析、监督检查、工程信息、机构信息、使用帮助以及系统管理6个主要功能模块。以监督检查模块为核心,实现监督检查活动创建、问题记录和意见生成,其他模块为质监人员的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1)监督分析模块。将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从问题数量、区域分布、责任主体、工程类型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2)监督检查模块。实现了质量监督检查活动的创建,新增检查记录、照片上传,并能自动生成统一格式规范的监督检查意见。(3)工程信息模块。可以查看全省所有监督工程的基本信息,包含批复概算、批复工期、工程类别、工程等级、项目法人等。(4)机构信息模块。可以查看省市县三级监督机构设置情况及其人员信息。

1.3工作流程

监督检查活动的开展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监督检查的人员及数量也不相同。需要监督工作人员根据本次工程检查情况确定检查方式。通过对调研资料的分析和归纳,将检查方式分为2类:(1)1人检查:①创建活动。确定对某个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后,选择检查日期、工程名称,填写检查范围、反馈时间等。②添加检查记录。详细记录整个监督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包含责任单位类型、责任单位名称、存在问题、事实描述、上传照片、监督依据等。③生成监督意见。现场监督检查完成,选择检查记录,根据统一格式模板,生成规范化的监督检查意见,包含检查日期、报告编号、工程名称、项目法人、监督机构、主要问题、责任单位签名确认等。(2)多人检查:①创建活动。在选择检查日期、工程名称,填写检查范围、反馈时间等内容的基础,需进行多个检查人员的添加。检查人员添加完成后,在每个人员的待办事项页面,将会新增1个未处理的监督检查活动。②添加检查记录。每个检查人员,使用各自的账号登录系统,针对同一次检查活动,可各自新增检查记录,包含责任单位类型、责任单位名称、存在问题、事实描述、上传照片、监督依据等[3]。③生成监督意见。当所有检查人员均已完成各自的检查任务时,创建者可对所有检查记录进行选择,最后生成本次检查活动统一的1份监督检查意见。

2 关键技术研究

2.1监督检查流程控制

监督检查活动流程的实现主要有以下要点:(1)统一流程。全省监督检查活动采用统一流程,所有用户均需按照4个步骤,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监督检查活动。既方便监督人员的操作,也规范整个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2)生成意见。生成意见分为2种情况,一种为无检查记录,另一种为有检查记录。当监督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时,即不需任何单位签名确认,也就不需要项目法人进行反馈,可直接结束本次检查。当所有检查人员对各自监督检查范围进行检查,并填写完成检查时,创建者可选择生成监督检查意见。创建者仔细查看每一条记录,如有疑义,可通知对应检查人员,让其进行修改。

2.2统一编码

统一编码包含工程编码和监督检查意见编码2部分。(1)工程编码。根据SL213—2012《水利工程代码编制规范》,对全省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编码,形成唯一身份标识。以方便信息识别为目标,以一组有规律、易处理的符号来标识水利工程的功能及其基本特征。每个水利工程仅有一个编码,每个编码只标识1个水利工程。(2)意见编碼。为了使监督检查意见编码能易于识别,并且与监督检查工程关联,在工程编码的基础上,对监督检查意见进行编码。从而保证每次检查活动都有独立且唯一的编码,保证检查意见指向的明确性。第一次监督检查意见编码为“工程编码-001”,第二次监督检查意见编码为“工程编码-002”,依次类推。在保证意见编码延续性的同时,查看最后3位的编码序号,可快速识别工程的检查次数。

3 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从监理单位的实际工作出发,充分考虑经营者的使用习惯,为水利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规范监督检查工作流程,提高监督检查记录质量,缩短监督检查反馈周期,提高监督检查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青.马玉祥.金明宇.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施中的网络安全问题[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8.33(2):72-73.

[2] 李云峰.马玉福.分层分布集散式泵站监控系统在兴电工程的应用[J].甘肃水利水电学报.2016.42(2):126-127.

[3] 拓万虎.泵站监控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兴电灌区成功应用[C]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365-369.

猜你喜欢

质量监督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技术工作
谈土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监督检验及缺陷防治
总包模式下核电厂调试质量监督研究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