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2018-10-19河南省光山县人民医院465450易怀荣
河南省光山县人民医院(465450)易怀荣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7月8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19~66岁,平均(45.35±6.92)岁;对照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20~66岁,平均(45.62±7.0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莫沙必利、雷贝拉唑等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主动与其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以面对面方式对患者进行疏导和鼓励,缓解患者不良情绪。②健康教育:选取合适方法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询问患者生活习惯、既往疾病发作史等,协助患者制定合理饮食方案,以少食多餐为指导原则,减少或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并在饮食中适当增加蛋白质,同时戒烟、戒酒,禁食油炸食品。③体位干预:纠正患者不正确体位,避免加重病情。④运动指导:嘱咐患者餐后适当站立或散步,促进食物消化,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附表 对比两组SF-36量表评分(±s,分)
附表 对比两组SF-36量表评分(±s,分)
时间 组别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活力 躯体疼痛 生理职能 生理功能干预前观察组(n=44) 6.16±0.32 7.22±0.86 4.62±1.05 5.05±0.16 8.22±0.19 6.09±0.36对照组(n=44) 6.18±0.26 7.25±0.83 4.64±1.04 5.02±0.19 8.23±0.17 6.08±0.41 t 0.322 0.167 0.089 0.801 0.260 0.12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干预后观察组(n=44) 11.17±0.52 13.98±1.22 10.46±1.23 10.76±0.28 12.92±0.31 11.44±1.08对照组(n=44) 9.52±0.47 10.62±1.16 7.27±1.09 7.82±0.11 10.02±0.19 7.89±1.33 t 15.615 13.239 12.772 64.826 52.906 13.74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包含36个维度,本研究取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7个维度进行研究,评分与生命质量呈正比。②临床症状开始缓解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SF-36量表评分 检验可知,两组干预前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开始缓解时间 观察组临床症状开始缓解时间为(2.45±1.87)d,对照组临床症状开始缓解时间为(3.94±1.92)d,通过t检验可知,观察组临床症状开始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88,P<0.05)。
3 讨论
食管反流病诱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既往研究[1]显示,与饮酒、抽烟、胃酸分泌过多、食管黏膜抵抗力降低、食管反流屏障减弱等有关。不良生活方式、负性情绪等可加重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生命质量[2]。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干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评分较高,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命质量。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可了解其心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疾病恢复,并且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给予对应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掌握疾病诱因,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有效规避可诱发食管反流病危险因素,同时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纠正患者不正确体位,可减少患者不适感,避免其加重患者病情。观察组临床症状开始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命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实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