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妈咪爱)在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10-19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50郭楠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50)郭楠
附表 两组肠道菌群变化(x±s,log拷贝数/g湿便)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一般而言,小儿大便次数每日超过3~5次,或2次以上水样大便即称之为腹泻。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1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组观察益生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男33例,女26例,年龄6个月~4岁,平均年龄(1.36±0.59)岁,肺炎32例,支气管炎27例;对照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25±0.62)岁,肺炎35例,支气管炎23例。对比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患儿入院时进行排痰、退热等对症治疗,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采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7天。②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妈咪爱(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规格1g/袋)治疗:抗生素治疗方案同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将药物溶于温牛奶中或温水中服用,1袋/次,2次/d,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儿腹泻发生率。②两组患儿腹泻时间。③治疗前、治疗3d、治疗6d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粪便进行检测,统计肠道有益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泻发生率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发生腹泻5例,发生率为8.47%;对照组患儿发生腹泻13例,发生率为22.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6,P=0.037)。
2.2 腹泻时间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腹泻时间为(1.12±0.25)d,对照组患儿腹泻时间为(2.20±0.33)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75,P=0.000)。
2.3 肠道菌群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儿乳酸菌、双歧杆菌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治疗6d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抗生素是临床常用药物,但是小儿肠道发育尚未成熟,使用抗生素后易破坏患儿肠道正常菌群,引起肠道菌落群紊乱,干扰肠道吸收功能,进而导致腹泻[1]。双歧杆菌、乳酸菌是人体主要肠道有益菌,可促使肠壁蠕动,清除有害菌,维持、提高免疫力。妈咪爱又称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抑制有害菌,促进有益菌群生长,从而调节人体肠道内黏膜表面微生物菌落群平衡,稳定肠道内环境,有效改善患儿肠道功能[2]。本研究观察组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口服妈咪爱,治疗3d、治疗6d后,双歧杆菌、乳酸菌水平稳定,而单用抗生素的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菌水平显著降低(P<0.05),说明妈咪爱可有效稳定患儿肠道菌群。此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黏附多种致病菌,抑制病菌增殖,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从而降低肠道炎症反应,改善患儿腹泻;且可增强患儿免疫应答反应,提高肠道内源性防御,保护肠功能,促进患儿康复。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腹泻发生率8.47%低于对照组22.41%(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妈咪爱可显著降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缩短患儿腹泻时间。
综上所述,采用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时加服益生菌,可稳定患儿肠道菌群,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