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10-19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50000张盼盼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50000)张盼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院产科病房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接收的初产妇100例,对象收集标准:①均为初产妇,且为单胎足月妊娠;②均顺利成功分娩,母子均保持健康;③意识及精神状态均为正常;④新生儿各项指标均保持正常;⑤均同意参与研究并签字。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对本组100例产妇开展随机分组,共两组:参考组共50例,其中年龄最低的有20岁,年龄最大的有36岁;孕龄36~41周,平均孕龄(39.31±1.12)周;分娩方式:18例剖宫产,32例阴道分娩。护理组共50例,其中年龄最低的有21岁,年龄最大的有34岁;孕龄37~41周,平均孕龄(39.84±0.97)周;分娩方式:19例剖宫产,31例阴道分娩。对比分析2组的以上资料可见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分娩后均行常规产科治疗,且为其提供常规产科护理干预服务,包括饮食干预、新生儿指导、生活干预、母乳喂养等干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产后健康宣教,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母乳喂养干预:告知产妇以温水对乳房进行清洗,确保乳房的干净,避免乳房下垂。②子宫复旧干预:告知产后不可保持膀胱膨胀状态,指导其产后6~8h运动,消除疲劳后坐在床上,次日下床活动,以加快子宫复原及恶露排出。③角色变换干预:叮嘱产妇注意保持心情放松,确保产妇情绪的乐观。做好和产妇的沟通、交流,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医院焦虑及抑郁评分对2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7分者代表产妇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②观察2组的产后生理恢复状况,包括恶露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宫缩痛评分、睡眠时间及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并记录本研究内的全部计量、计数资料,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内开展分析,经以卡方及t检验方法分析,若显示P<0.05则表明比较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心理恢复情况对比 护理组产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详见附表1。
2.2 两组的生理恢复情况对比 护理组的恶露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短,宫缩痛评分显著更低,睡眠时间显著更长(P<0.05)。详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的心理恢复情况对比[n(%)]
附表2 两组的生理恢复情况对比
3 讨论
分娩为一个复杂特殊的生理事件,产妇分娩时需经历一个社会、心理及社会学等各方面的迅速转化。分娩后产妇的身体器官系统均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除了子宫存在较大创面,乳腺旺盛分泌,且易导致其出现负面情绪[1],故做好产妇的产后康复干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针对50例产妇采用产后健康教育,目的为通过针对性的知信行干预,以提高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善其健康行为,从而有效加快其产后康复。结果发现,护理组产后的负面情绪缓解率显著优于参考组,且相关生理康复状况也更为优秀,值得借鉴(P<0.05),与相关报道[2][3]结果相似。经子宫复旧、母乳喂养及角色转换干预,有助于将产妇的主人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其自我照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康复干预中应用产后健康宣教可有效促进其生理及生理康复,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