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2018-10-19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462500何培红何笛闫克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瘘术内瘘动静脉

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462500)何培红 何笛 闫克歌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8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n=44),常规组中28例男,16例女,年龄37~71岁;试验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39~74岁。研究入选患者都经临床诊断为终末期肾病患者,且都签署有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日常的饮食、运动指导,室内环境保持干净整洁和良好的通风性,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积极为患者解答疑惑,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健康教育:加强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临床治疗有一定了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③饮食管理:饮食以清淡、低脂低盐和高热量食物为主,以患者每周的透析次数为依据,制定蛋白质摄入量,控制水、钠摄入量。④术后护理:术后叮嘱患者抬高内瘘侧肢30o以上,禁止在内瘘侧肢采取静脉滴注与抽血等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呼吸、体温、脉搏等)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胸闷、心悸等症状,一旦出现异常,还应及时告知医生,尽早采取治疗。整个手术治疗过程应采取无菌操作,保证患者内瘘侧手臂皮肤的干燥清洁,避免手术感染。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以此判定患者的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数据用例数(n,%)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用卡方值(x2)检验,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试验组,但其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永久性通路,是保障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通道。因此,在围手术期内给予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既是确保手术成功,预防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有效方式,也是减轻患者病痛,促使内瘘尽早成熟的重要措施[1]。自体动静脉内瘘在临床上可进行反复穿刺,且具有较高的远期开放率,但其再循环率较低,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不易引发并发症,是当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中应用最广泛的血管通路。而在自体动脉内瘘术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可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以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手术成功状况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显示,采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在手术成功率方面明显低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试验组,但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比试验组高,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且不易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出血和血栓形成的情况,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围手术期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避免患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还有助于增加患者手术成功的几率,因而,该项护理干预措施更适合用于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瘘术内瘘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高频彩超在行动静脉内瘘术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结肠造瘘术两种开放方式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对比探讨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