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8-10-19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471003孙玉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循证颅脑营养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471003)孙玉玲

重型颅脑损伤是因多种外伤引发的严重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8分,发病之后患者生命体征发生紊乱,进而需要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以及机械辅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2]。循证护理属于依据护理计划,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意愿与临床经验,给予患者明智、明确且更优质的服务。现报道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低于8分,排除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异常以及精神障碍等患者,所有患者表示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自愿签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的知情同意书,分组方式选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患者例数为31例,参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7例,年龄20~73岁,中位年龄(45.54±5.21)岁;实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8例,21~74岁,中位年龄(46.87±5.69)岁。对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基础信息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验证分析P>0.05,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予以患者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包括以下内容:①循证护理依据,医护人员在收集与查阅有关资料之后,发现诱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关键因素就是早期颅内压升高[3],且十分容易形成多种并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等,存在较高致残率,依据以上问题,对疾病护理与预防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样本可行性以及实用性,给出有效的护理方案[4]。②实施循证护理。依据美国强生公司研发的CODMAN颅内压监护仪对早期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动态颅内压监护与观察。每间隔两小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与瞳孔变化进行一次检查,对患者GCS评分进行评估,如果患者颅内压持续升高,同时发生瞳孔散大现象,此时表示形成脑疝,护理人员此时需要抬高患者头部大约15°~30°,防止压迫颈部导致静脉回流,达到降压的作用[5];在治疗病情明确诊断的患者时,护理人员予以患者适当镇静药物,如:巴比妥类、芬太尼、异丙酚等,保持病房通风良好,维持氧气供应。如果患者属于高颅压,此时饮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缓和地过度换气,可降低患者颅压;维持患者体温低于37.0℃,降低脑组织代谢,依据冬眠疗法与物理降温配合方式将患者颅内压降低[6]:如果患者存在癫痫发作,此时需要维持呼吸道通畅.对患者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频率进行掌握,提出合理治疗措施。如果患者短期内不能情绪,且存在较差呼吸功能,促使需要予以气管切开干预,维持平卧姿势,朝着一侧偏向头部,间隔1~2小时进行一次翻身,促进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工作,避免发生口腔真菌感染。如果患者体温超过40℃,需要予以亚冬眠疗法以及冰帽。对于小儿或者老年患者予以物理降温[7]。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b(总蛋白)、ALB(血清清蛋白)、Hb(血红蛋白)、并发症发生率(压疮、肺部感染、高热)。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笔者对本院分析诊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数据均选择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对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检验,对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b、ALB、Hb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P<0.05,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分析参照组与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5%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81%,P<0.05,统计学意义形成。

2.2 比较分析参照组与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前后Tb、ALB、Hb等营养指标护理前参照组与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Tb、ALB、Hb等营养指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护理后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b、ALB、Hb等营养指标对比参照组数据显著更高,P<0.05,统计学意义形成。详见附表。

附表 参照组与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前后Tb、ALB、Hb等营养指标对比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创伤病死率比较高的一种,肠内营养支持以及机械通气是重要的两种治疗方式。两种不同治疗方式都可能导致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如:压疮、肺部感染、高热,会加重患者病情,严重的可能引发死亡。循证护理是依据科学将护理实践问题作为基础,对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搜集证据获取理论依据。循证护理不但可以提升护理实践科学性,也能够将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显著提升,是在实际操作中护理人员依据合理的护理方案结合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科研成果、患者需求的一种护理措施[8]。

本次笔者研究显示,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证实循证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一定可行性,是采取实用性强、针对性高的循证资料,来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将传统护理模式改变,选择最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促使为患者提供有效、规范、科学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相比较常规护理更具临床优势,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以及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循证颅脑营养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