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2018-10-19菅利荣

图书馆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方程协同

张 曼 菅利荣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南京 210016;2.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西安 710122)

1 引言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成员遵照一定的契约或协议,进行资源共享、联盟共治、利益共赢的联合体[1]。协同创新是实现各个创新要素有机整合和无障碍流动的重要保证;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2]。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需要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而知识和技术的迭代效率往往依赖于社会主要知识供给方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和解决方案。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可以通过构建高校图书馆联盟,利用联盟“共享共治、利益共赢”的特点来提高成员之间的协调度和创新水平,从而为高校图书馆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赢得优势,以促进联盟成员整体实力的提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满意度。因此,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联盟构建的质量和效率在“学、研、用一体化”系统架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3]。那如何对新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分析,从而有目的的提升其综合实力呢?影响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又有哪些?在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其软性指标如何耦合到整体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整体联盟系统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呢?

以上问题,可以归结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绩效评价问题。由于高校图书馆的绩效评价指标众多,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协同创新网络更是一个绩效表现多维化的创新体系,因此需要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有效测度。国内外学者对此已经做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刘芳系统梳理了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和绩效指标,然后将两者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就如何有效利用各项评价指标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进行绩效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讨[4]。吴起立围绕图书馆知识迁移的绩效评价问题,构建了图书馆知识迁移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了图书馆绩效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5]。何琳和彭小平概述性的总结了国内外图书馆绩效的评价研究,对研究不足与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6]。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高校图书馆的绩效评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硬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将图书馆的员工数、采购支出、藏书量、图书馆基础设施投入等客观存在并可测的指标作为衡量图书馆绩效评价的标准[7-11];另一种是基于“软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从图书馆员工满意度、读者满意度等心理学视角出发,将图书馆学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方法融合,探讨指标对绩效体系的冲击扰动状[12-15],据此提出优化图书馆服务的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评价主体的复杂性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绩效评价研究还尚未达到统一,尤其是协同创新环境下适应新发展、新要求的高校图书馆评价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较少。停留在定性分析和理论探索阶段的文献较多,运用指标数据定量分析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硬指标”和“软指标”双重综合图书馆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协同创新理论测度的文献尚未发现。用户信息商,作为信息时代区别于情商和智商的用户独特属性,代表着用户的信息收集、学习和处理能力,有必要纳入图书馆联盟的绩效评价机制中,作为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体系的观测指标。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资源投入对高校图书馆联盟评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协同创新对高校图书馆联盟评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知识转化对高校图书馆联盟评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根据研究假设和相关理论,得出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所示。通过数据调研和模型分析,可构建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找到影响联盟成员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图1 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结构方程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先借助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等;再借助AMOS 20.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运算等。

2.2 量表设计

为了更好的测度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结合Hurwicz的协同创新理论、Chen Tser-yieth等人和Hakala等人提出的“软硬指标”评价体系,并加入用户信息商和队伍建设这两个观测指标,构建了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影响因素和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影响因素分为资源投入(4个观察变量)、协同创新(4个观察变量)和知识转化(4个观察变量)这3个潜变量;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分为主观评价(4个观察变量)和客观评价(4个观察变量 ),将用户信息商和队伍建设这两个提出的新的评价指标归入主观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指标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查阅图书馆相关资料搜集,主观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获取。问卷采用利克特五级量表设计。调查中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方式可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五种,每项回答依次赋值从“1”到“5”分。为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进行了预调查,根据与调查的结果对量表进行修改,修改后的问卷又经过反复测试,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观测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图书馆联盟创新网络绩效评价体系观测指标汇总表

3 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联盟。研究总共收集了江苏省20所高校图书馆的3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74份,有效回收率为91.3%,然后,对汇总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最后,进行实证分析。

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运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测试所得数据的可靠程度和问卷的结构化水平。结果表明,资源投入、协同创新、知识转化、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等5个潜变量的Cronbach’s ɑ系数均在0.8以上,总体指标的Cronbach’s ɑ系数为0.827,说明总体指标的信度较高,数据的可靠性程度较好;总体指标的KMO值为0.805,说明问卷的结构化水平较好,问卷的效度较高。综上所得,调查所获取的数据信度和效度均较高,数据质量较好。所得信效度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信效度分析结果

3.2 结构方程分析

运用AMOS 20.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估值运算,得到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如图2所示,得到的显著性检验表如表3所示。

表3 结构方程显著性检验表

图2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

参数估计结果显示,资源投入、协同创新和知识转化对高校协同创新成果产出评价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是0.62、0.73和0.58,CR值均大于1.96。模型的拟合优度分析结果表明,X2/df、CFI、GFI、PGFI分别为 2.896、0.681、0.715、0.758,RMR和RMSEA分别为0.082、0.068。模型的部分拟合指标未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数据和理论模型的契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对结构方程模型做进一步修正。

3.3 模型修正

根据模型修正指数(Modification Index)和临界比率(Critical Ratio),同时结合模型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对模型进行修正。运用AMOS 20.0对修正模型进行估值运算得到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图3)、修正后的模型拟合优度指标(表4)以及修正后的显著性检验表(表5)。

表4 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表

表5 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显著性检验表

参数估计结果显示,资源投入、协同创新和知识转化对高校协同创新成果产出评价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是0.72、0.79和0.61,CR值均大于1.96,协同创新和知识转化对协同创新成果产出评价的影响较没有修改前增强。模型的拟合优度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拟合指标均优于原结构方程模型,说明整体拟合指标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因此也说明修正模型拟合度更好,修正模型与样本数据更为契合,假设模型可以接受。

3.4 结果分析

(1)协同创新因素对图书馆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的正向影响最大。协同创新因素对图书馆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的路径系数为0.79,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假设2成立。在影响协同创新因素的观测变量中,R1“内部互动”和R2“内部管理”的影响较为明显,影响系数均为0.85。这表明在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过程中,协同体的内部交流沟通和自我管理对体系最终的绩效输出的影响程度更大。联盟成员的有效沟通能够促进知识的转化效果,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保障能够提升共享效率。因此,协同体的内部互动和内部管理在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位置,对优化评价的绩效环境和绩效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图3 修正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

(2)知识转化因素对图书馆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转化因素对图书馆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的路径系数为0.72,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假设1成立。虽然对绩效产出的影响系数比协同创新因素小,但依然是提升联盟协同创新网络绩效产出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中,K1“企业技术创新”和K3“行业市场竞争情报”这两个观察指标对绩效产出的贡献性最大,影响系数分别是0.89和0.73。这表明图书馆联盟与企业的合作对知识转化的贡献率更大。通过借助图书馆联盟的信息资源优势,为企业在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中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支持,不仅对企业实现创新转型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促进联盟的绩效产出评价显著提升。这也符合互联网时代商业发展需要数据、信息等资源通过再挖掘来实现商业模式重塑的主流趋势。知识转化会越来越成为协同创新体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3)资源投入对图书馆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存在正向影响。资源投入对图书馆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的路径系数为0.61,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假设1成立。其中,R1“员工数”和R2“采购支出”这两个观察指标对资源投入的影响较大,影响系数分别是0.73和0.83。可以看出,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对资源投入的促进作用较大,并进而影响绩效产出。

4 结语

文章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联盟作为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的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结合客观数据,构建了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高校资源投入、协同创新和知识转化对图书馆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的影响路径,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协同创新因素对图书馆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的正向影响最大。内部互动和内部管理对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的影响较为明显,说明协同体的内部互动和内部管理在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位置,对优化评价的绩效环境和绩效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图书馆联盟网络化管理,促进联盟中创新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进行合作,形成完善的管理模式及运作机制,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绩效。

知识转化因素对图书馆协同创新绩效产出评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企业技术创新和行业市场竞争情报这两个观察指标对绩效产出的贡献最大,企业与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协同网络绩效产出。因此,应该促进创新主体间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加速技术创新及共性技术研发、转化与应用,建立起高效率的知识交流与转移关系,提高知识转化率尤其是隐性知识转化率。

利益分配制度和绩效考评机制是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知识转化关注点。知识转化对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影响,但是,目前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分配制度不清晰,绩效考核体系规划设计不足,没有建立起与协同中心相配套的分配机制和绩效考评体系,直接影响了创新主体的绩效表现。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绩效考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障高校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合作稳定、长久、高效,形成一个开放的、和谐的、稳定性、良性运转的高绩效的高校联盟协同创新网络。

(来稿时间:2017年10月)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方程协同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圆的方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