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护理干预髋关节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8-10-19邓晓棠
邓晓棠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外科一病房,辽宁 大连 11602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创伤性关节炎等骨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髋关节病变所致的疼痛、关节功能受限等,恢复患者正常关节活动度、维持关节稳定、恢复功能活动等[1-2]。为提高髋关节术后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我科进行大量临床试验,弥补了患者出院后康复困难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优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科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通过随机信封法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其中年龄55~69岁,平均年龄(61.3±5.8)岁,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7~68岁,平均年龄(60.9±5.4)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纳入病例均符合《骨关节疾病规范化诊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3]。髋关节疼痛,屈伸活动受限,负重行走疼痛加重;影像学可见股骨头“新月征”、结构塌陷、骨质改变等;髋臼及股骨头关节面实变、囊性变,骨小梁结构改变。
1.3 排除标准:①曾接受手术治疗患者;②伴随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③严重意识障碍患者;④无法耐受手术及拒绝手术的患者。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周通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髋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功能状态等方便,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一般:70~79分,差:70分以下。根据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统计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1.5 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包括术前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及病情,根据医嘱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操作,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定期督促患者门诊随访等。试验组通过临床路径护理方案干预,包括:①术前护理干预:根据髋关节手术的临床路径护理总方案及患者病情,拟定针对性护理操作流程,向患者耐心讲解疾病及治疗措施,以热情耐心的沟通方式消除患者及家属疑虑。②术后护理干预:根据髋关节手术临床路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相应镇痛、消肿、止血、抗感染护理操作,严格要求,避免医疗事故发生。每日观察患者术区变化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对症处理,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以提高术后康复依从性。③功能康复锻炼护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系统化、个体化的针对性康复锻炼指导,耐心讲解康复知识及锻炼技能,在术后2周内尽量恢复患者预期目标,向患者讲解功能恢复的必要性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避免患者出院后自我锻炼阻力较大而造成功能逐渐丧志及并发症等危及生命安全。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平静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
2 结 果
试验组术后功能恢复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见表1。
3 讨 论
目前临床通过对髋关节手术患者制定临床路径护理总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针对性的拟定最适护理措施,根据临床护理经验进行良好的“事前预防”而非“事后纠正”,从初始便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信心并减轻康复痛苦[4-5]。通过临床路径护理方案的制定使患者得到更完善、更专业、更规范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的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和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水平。
本文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外科一病房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案,观察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变化,结果证实规范、高效的临床路径护理方案可明显减轻术后患者因术前疼痛而产生的康复阻力,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功能锻炼技术掌握程度,在出院前达到患者术前预期目标,出院后最终完成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临床可广泛推广应用。